2025年7月10日,海峡股份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7月10日接待广发证券1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海峡股份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1人,为证券事务代表刘哲。调研接待地点为腾讯会议。
据了解,海峡股份相关人士就多个问题作出回应。在港口吞吐量方面,海口新海港客运枢纽年设计通过能力为旅客3500万人次、车辆560万辆次,加上租赁的秀英港区轮渡码头,两港合计吞吐量上限较实际运量有较大空间;运力达上限可增加平板驳船、新造客滚船舶、开辟新航线;海口至海安航线票价近年未变,将通过增值服务等提升收入。收购徐闻港能实现两岸港口统一调度管理,提升作业效率和旅客体验。2021年底整合琼州海峡运力资源,通过一系列资产注入和设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实现了航运产业的统一规划经营管理 。
据了解,公司股息政策综合考虑盈利、现金流等因素,力求公司与股东长期共赢。海南全岛封关运作,因优惠税收政策、货物进出自由、投资自由化等将为公司带来机遇,也因基础设施完善可带动主营业务增长。在市场份额上,公司在琼州海峡和渤海湾客滚运输市场分别约占八成和四成份额,近期计划投资新造两艘客滚船替换老旧船舶。
据了解,在船舶数量上渤海轮渡略多于中远海运客运,且平均船龄更短、经营效率更高。未来公司将通过多种措施提升中远海运客运盈利能力,构建协作机制发挥协同效益 。
调研详情如下:
问:想了解一下公司目前港口吞吐量上限是多少?
答:海口新海港客运枢纽的年设计通过能力为旅客3500万人次、车辆 560万辆次,此外,公司向控股股东租赁使用秀英港区轮渡码头,秀英港区 轮渡码头作为新海港的补充,两港合计的吞吐量上限较目前公司实际车客 运量仍有较大的容纳空间。
问:如果自贸港政策超预期,运力达到上限后,公司的应对策略会是什么?
答:公司可以通过增加平板驳船投入、新造客滚船舶来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可以通过开辟新航线缓解海口至海安航线压力。
问:请问公司海口至海安航线票价有无调整?
答:海口至海安航线票价近年未发生变动。未来,公司将通过提供港、 航增值服务及强化新海客运枢纽商业运营等方式提升收入。
问:公司收购徐闻港能够给公司带来多大的协同效应?
答:徐闻港位于琼州海峡北岸,是公司所经营的海口新海港、秀英港 的重要对接港口。如完成徐闻港收购,能够实现琼州海峡南北两岸港口的 统一调度与管理,进一步提升船舶周转效率和港口作业效率,此外在营销 和服务质量上做到协调统一,提高旅客的出行体验。
问:公司2021年底整合琼州海峡运力资源,把运力从15艘增至47艘,具体是通过什么方式?
答:琼州海峡航运资源整合分为琼州海峡南岸航运资源整合及琼州海 峡北岸航运资源整合。公司2021年年初首先完成了琼州海峡南岸航运资源 整合,后于2021年末完成了琼州海峡北岸航运资源整合。南岸航运资源整 合阶段,公司出资15艘船舶,连同海南金维嘉海运有限公司、海南长益投 资有限公司及海南嘉和海运有限公司所属3艘船舶资产注入海南海峡轮渡 运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峡轮渡"),公司持有海峡轮渡83.39%的股 份。随后,海峡轮渡以18艘船舶及其附属设备作价出资,广东徐闻海峡航 运有限公司以29艘船舶及其附属资产作价出资,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琼 州海峡(海南)轮渡运输有限公司。至此,公司海口至海安航线客滚运输 业务转移至琼州海峡(海南)轮渡运输有限公司。通过本次重组,成立琼 州海峡航运一体化的投资运营主体,实现了琼州海峡航运产业的统一规划、 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
问:公司未来股息政策?
答:公司一直秉持着积极回馈股东的理念,致力于在保证公司可持续 发展的前提下,为股东创造稳定的股息收益。我们的股息政策将综合考虑 公司的盈利状况、现金流状况、未来投资计划以及股东的合理回报预期等 因素,力求实现公司与股东的长期共赢。
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称将在2025年底前适时启动海南全岛封关运作。此举将为公司带来哪些机遇?
答:海南自贸港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包括企业所得税优惠等,直接 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为公司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海南封关运作后, 将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政策,这意味着境内外货物进出海南将 更加自由便利;实施"非禁即入"原则,投资自由化,这将吸引更多的投 资者和合作伙伴进入海南市场,有利于公司车客流量的确定性增长。随着 海南省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如环岛旅游公路的建成,也将大幅吸引自驾 人群,对公司的主营业务起到带动作用。
问:行业的竞争格局?
答:公司在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市场约占八成市场份额,在渤海湾客滚 运输市场约占四成市场份额。
问:公司未来的资本开支?
答:公司近期计划投资新造两艘客滚船用于替换老旧船舶。
问:中远海运客运与竞争对手渤海轮渡的经营差距?
答:中远海运客运拥有12艘船舶运力,而渤海轮渡拥有14艘船舶,在 船舶数量上渤海轮渡略多于中远海运客运。中远海运客运平均船龄高于渤 海轮渡客滚船平均船龄,另外在经营效率上不及渤海轮渡。未来,公司将 通过运力更新改造、联合营销、提升船舶使用效率、提高管理效率、成本 管控等措施,提升中远海运客运的持续盈利能力,同时构建"南北联动+ 资源互补"协作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协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