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今日宣布兑现60天账期承诺,多家供应商收到签署补充协议邮件。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刚刚发文称:“经过近一个月的内部反复讨论,小鹏制定了账期调整和执行的相关步骤,并在最近开始推动向前。不容易,大家都有各自的难处,但是前途一定是光明的!我们期望一步一步稳定前行和变化,和多家合作伙伴一起,用微薄之力,一起推动行业的共同向前和良性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7月9日正式启动"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反映窗口"。这一举措旨在受理中小企业关于重点车企践行货款支付周期承诺的相关投诉。
该窗口主要针对四大类问题进行受理。包括重点车企未能履行60天支付期限承诺,在采购合同中设定超过60天的付款期限。据悉,部分车企通过设定不合理的支付期限起算时间,或无正当理由拖延出具检验证明等方式,变相延长实际支付期限。
与此同时,窗口还将处理车企强制中小企业接受商业汇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的问题。这些做法往往会增加供应商的资金占用成本,延长资金周转周期。
此前,一汽、东风、广汽、赛力斯等17家重点车企已陆续作出"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的公开承诺。这些承诺响应了6月1日实施的修订版《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相关要求。
该条例明确规定,大型企业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时,应当自交付之日起60日内支付款项。条例还禁止以收到第三方付款作为向中小企业支付款项的条件。
汽车产业链长且复杂,涉及众多供应商环节。长期以来,供应商货款支付账期加长现象较为普遍,导致中小配套商资金链紧张。统计显示,2024年我国车企平均账期为170至200天,明显长于海外同行。
账期过长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汽车产业从零部件供应到整车生产,再到最终销售,需要较长的资金回流周期。车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需要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和营销,因此会延长供应商付款时间。
缩短账期对供应商具有积极意义。资金周转加快能够缓解供应商的资金压力,降低财务成本。供应商可将更多资金用于采购原材料、更新设备,提升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不过,承诺能否真正兑现仍需观察。车企给供应商付款是一个复杂过程,涉及验收、开票、支付等多个环节。许多车企采取承兑汇票方式结算,通常有3至6个月的付款期限。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下一步将指导行业机构研究制定汽车行业结算支付规范。通过推行合同范本,进一步规范汽车企业供应商货款支付流程,推动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发展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