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7月15日收盘,智能车ETF泰康(159720)收涨0.31%,跟踪指数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H11052)上涨0.44%,成分股拓普集团(601689)上涨4.71%,立讯精密(002475)上涨4.02%,三花智控(002050)上涨3.21%,长城汽车(601633)上涨2.49%,银轮股份(002126)上涨2.33%。
规模方面,截至7月14日,智能车ETF泰康(159720)近3月规模增长220.43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反内卷政策遏制恶性竞争,汽车价格战趋于缓和。
业内机构表示,近期中央及地方层面密集出台“反内卷”政策,直指汽车行业低价无序竞争乱象:1)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要求“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将行政手段深度引入产能出清过程。2)长三角四大协会联合发布函件,揭露“内卷式竞争导致经销商库存高企、资金链风险加剧”的行业痛点,推动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型合作机制。在政策驱动下,行业价格战趋于缓和,广发证券指出,6月汽车制造行业PPI环比上涨0.2%,其中新能源整车制造价格环比上涨0.3%,显示汽车“反内卷”在生产端已有初步效果。
产业趋势上,智能车产业正迎来科技跃迁、跨界拓展等多重利好。
智能化是本轮汽车产业革命下半场的驱动力,2024年L2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已达55.7%。领先的智能驾驶系统已成为电动车的核心卖点,北京、武汉等地发布条例推动L3自动驾驶。头部车企有动力推动智驾加速落地。同时整车厂正向人形机器人、无人驾驶物流车延伸,打开第二增长曲线。需求侧,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激活县域需求,叠加智能车出海红利。智能车产业正迎来技术催化+需求向好的共振。
反内卷政策+产业趋势催化,智能车ETF(159720)一键打包受益龙头。
反内卷政策通过规范市场竞争,淘汰低效产能,推动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例如,车企缩短供应商账期的承诺直接改善了汽车零部件厂商的现金流,使其能够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智能芯片、传感器等核心技术的突破。同时,中央财经委员会明确提出“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倒逼车企从价格战转向技术战,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将获得更高定价权。
智能车ETF泰康紧密跟踪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选取主营业务涉及智能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感知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通讯系统、整车生产以及汽车后市场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智能电动汽车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当前指数市盈率为31倍,处于近五年中位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2025年预期归母净利润增速约49.4%,具备相当配置性价比。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重仓的权重股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在电池技术、智能座舱等领域已形成护城河,政策红利下有望在反内卷浪潮中抢占先机,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
智能车ETF(159720)紧密跟踪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覆盖动力系统、感知决策系统、整车生产全产业链,一键打包政策受益龙头,快速布局行情。
相关产品:智能车ETF泰康(15972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