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 刘浩浩
近日,江苏有线(600959.SH)高层在和投资者交流互动时介绍了公司的业务转型情况。据其披露,公司当下除了重点发展数据业务,还布局了包括算力服务支撑等在内的十大增值业务,希望尽快构建多元化业务生态,逐步降低对传统业务依赖。
证券之星注意到,今年已是江苏有线上市后的第十年个年头,在其大力推动转型背后,近几年公司营收增速大幅放缓。受互联网视频风行、用户收视习惯转变和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传统有线电视业务板块收入近几年持续缩水,严重拖累了营收增长。而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在2016年到达高点后也一路下滑,最近五年更是持续亏损,主要靠非经常性损益“撑门面”实现扭亏。受存货和应收账款大幅攀升拖累,2024年公司现金流压力也陡然加重。
业绩靠非经常性损益“撑门面”
江苏有线是江苏省属国有上市公司,于2015年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广播电视节目传输业务、宽带业务、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开发与经营等。
证券之星注意到,今年已是江苏有线上市后的第十个年头,但自上市以来其仅在上市后的前两年业绩较好。在收入端,公司收入在2017年达到80.95亿元的峰值,此后连续多年下滑。2021-2023年,公司营收虽持续保持增长,但增长明显乏力,增速分别仅为1.55%、0.63%、1.22%。
盈利方面,江苏有线的利润高点出现在2016年,当年扣非后净利润达到7.854亿元。但从2017年起,公司盈利规模也一路下滑。2020-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虽然均为盈利状态,扣非后净利润却均严重亏损,亏损分别达到2.369亿元、1.993亿元、1.85亿元、3亿元。
2024年,江苏有线实现营收79.8亿元,同比增长5.04%,实现归母净利润3.654亿元,同比增长7.46%。扣非后净利润虽同比增幅高达31.49%,却依然亏损2.056亿元。
证券之星注意到,在江苏有线2024年扣非前后净利润落差巨大背后,其2024年的非经常性损益合计高达5.7亿元,是当年利润总额的1.28倍。
其中,来自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达到3680.9万元,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9446万元,营业外收入达到4.44亿元。在占大头的营业外收入中,线路拆迁、损坏赔偿达到4.24亿元,固定资产处置利得达到784.1万元。
2021-2023年,江苏有线的非经常性损益也分别高达5.14亿元、5.11亿元、6.4亿元。这凸显了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孱弱,业绩高度依赖非经常性损益的尴尬局面。
传统业务持续萎缩,新业务难挽业绩颓势
证券之星注意到,江苏有线的营收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从2021年起转为持续增长状态,但增速十分缓慢。在公司营收中占比一度高达近七成的传统有线电视业务板块收入持续下滑,是主要拖累因素。
江苏有线的传统业务板块收入主要有三大来源,即通过提供电视节目收视业务、视频点播增值业务,向用户收取收视维护费、增值服务费,通过为新小区规划建设广电网络干线网和用户分配网收取城建配套费。
近年来,随着各类短视频平台占用越来越多用户时间,国内家庭电视开机率呈断崖式下滑趋势,叠加受到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冲击,江苏有线的有线电视存量用户持续流失,这导致其基石业务根基出现动摇。
财报显示,2024年江苏有线共收取收视维护费21.85亿元,同比下滑6.43%。收取城建配套费17.36亿元,同比下滑3.38%。收取数字电视增值服务费2.2亿元,同比下滑25.71%。其中,收视维护费和数字电视增值服务费均是连续第三年同比下滑,城建配套费则是连续第二年同比下滑。
证券之星注意到,以上三项业务收入2021年合计为48.1亿元,营收占比为64.48%,而2024年收入合计仅41.4亿元,营收占比也下降至51.89%。
而三项费用中,以占大头的收视维护费的下滑幅度最大。2024年该业务收入相较2021年下降了约20%,相较公司业绩高点2017年下降高达36%。
在传统业务持续承压的情况下,江苏有线近几年也在积极应对。包括采取了多种措施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延缓有线电视用户流失速度,同时公司大力推动业务转型,以降低对传统业务依赖。
其中有几项业务发展较好。如数据业务服务,主要包括宽带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业务,该业务营收从2020年的6.9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5.25亿元。2022年在财报中单列的工程结算业务主要涵盖智慧乡村、智慧安防等智慧工程建设业务,营收从2022年的7.78亿元增至2024年的10.86亿元。2022年在财报中单列的销售商品业务主要包括机顶盒、器材等商品购销业务,营收则从2022年的3.91亿元增至2024年的7.52亿元。
不过以上三项业务2024年合计收入的营收占比仍低于传统业务。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江苏有线营收增长乏力的同时,公司综合毛利率也从2017年的30.73%一路下滑至2023年的24.07%。尽管2024年毛利率小幅回升至24.66%,公司盈利能力仍大幅削弱。
应收账款、存货大幅攀升,现金流承压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4年江苏有线除了业绩承压外,所面临的现金流压力也骤然加重。
江苏有线的客户除了普通公众还有大量政企客户。据悉,其所处的广电网络行业对政企项目普遍采用“先服务后付款”的模式,交付周期长,客户资金拖延的现象较为常见,这无疑加重了公司的资金压力。
截至2024年末,江苏有线的应收账款达到17.08亿元,同比大增32.82%。公司表示,应收账款增长主要由于报告期内应收工程结算款等未结算增加所致。与之对应的是,2024年江苏有线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高达9613.91万元,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达到8628.9万元,对公司业绩造成沉重拖累。
此外,截至2024年末江苏有线的存货也高达17.83亿元,同比增长20%。存货增长主要由于占比近九成的合同履约成本同比增长24.81%所致,报告期内,江苏有线的合同履约成本达到15.98亿元。
相关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合同履约成本大幅增长,一方面表明江苏有线2024年订单量有所提升,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奠定了基础。但由于此类订单可能需要公司提前垫付资金,这势必会加重公司现金流压力,公司投入成本无法收回的风险也大幅攀升。
在2024年财报中,江苏有线亦表示,2025年要强化应收账款清收及客户信用管理,全力压降逾期、长期应收账款,确保在风险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实现政企业务收入、利润增长。
证券之星注意到,在应收账款和合同履约成本大幅攀升背后,2024年江苏有线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4.31%,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了29.56%。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骤降54.52%,从上年的24.08亿元下滑至10.95亿元。
(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刘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