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围绕"无印良品"商标的争议再次引发公众关注。日本MUJI无印良品与中国無印良品naturalmill之间的商标纠纷,揭示了品牌保护与商标注册时序之间的复杂关系。两个看似相同却截然不同的品牌,在市场上并存多年,消费者往往难以区分。这种现象背后,既有法律层面的商标权归属问题,也有商业竞争中的品牌识别挑战。
商标注册的时间差异
中国商标网显示的信息表明,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于2000年4月注册了"无印良品"相关商标。这一时间节点比日本株式会社良品计画注册"無印良品MUJI"商标早了两年。2002年4月,日本方面才完成相关商标的注册程序。这种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成为后续法律争议的核心焦点。
無印良品naturalmill的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其商标注册时间早于日本MUJI无印良品。门店主要经营床品、毛巾等日常用品,属于中国本土品牌。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1100万元,经营范围涵盖针纺织品、工艺美术品和百货销售。相比之下,日本MUJI无印良品的中国经销商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2900万美元,控股股东为日本株式会社良品计画。
法律纠纷与市场共存
两家企业之间的法律争端持续多年。2015年4月,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认为日本MUJI无印良品在毛毯、床罩、床褥、枕套等商品上使用"無印良品"构成商标侵权,将其告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经过法院审理,2017年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作出判决,认定日本MUJI无印良品商标侵权行为成立。法院要求日本MUJI无印良品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发表声明消除影响。
日本MUJI无印良品方面提起上诉,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最终维持了原判决。这一司法结果确立了两个品牌在各自领域内的合法地位。日本MUJI无印良品官方客服工作人员承认,無印良品naturalmill确实更早注册了相关商标。目前只能请消费者认准MUJI无印良品的标识,所有线上线下门店均以"MUJI"英文字母开头。尽管产品包装、视觉陈设存在相似性,但日方表示目前无法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