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证券之星第三届ESG新标杆企业评选结果揭晓,江苏银行凭借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领域的卓越实践,荣获“ESG新标杆企业奖”。该奖项是由证券之星联合妙盈科技等专业权威机构,在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等指导下设立的ESG领域权威奖项,旨在挖掘并表彰在环境(如低碳减排、绿色供应链)、社会(如乡村振兴、公益慈善)及公司治理(如合规管理、风险防控)三大维度实现卓越实践,推动经济效能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的企业。
江苏银行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金融的集团化发展列入“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构建负责任银行原则(PRB,PrinciplesforResponsibleBanking)和ESG“双轮驱动”的绿色金融发展战略,持续加强各级党委对绿色金融服务“双碳”目标的领导和组织推动,先后成立“五篇大文章”工作领导小组、绿色金融工作组,统筹全集团绿色金融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
2024年,江苏银行全面深化ESG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风险嵌入投融资业务流程,主动开展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监测等措施,实施全流程管控。另外,该行制定出台了《江苏银行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政策》,明确ESG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职责、适用标准、制度系统、管理流程、信息披露和外部沟通等内容。
同时,江苏银行不断深化全服务与创新,以金融之力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截至2024年末,集团口径绿色融资规模突破5500亿元,绿色信贷占比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管的21家商业银行中位居前列。当选“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组织银行理事会”(UNEPFI)中东亚理事代表。
江苏银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明确“双碳”目标下的绿色金融战略路径。公司通过“绿色工厂贷”“光伏贷”等创新产品,支持绿色低碳项目,助力企业节能减排。截至2024年末,江苏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3635.21亿元,较上年增长26.66%。
在社会维度,江苏银行秉持“金融向善”理念,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不断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先进制造、科技创新、小微民营及农业农村等领域,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此外,江苏银行积极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不断创优金融服务,全力助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末,科技贷款余额超2300亿元,普惠科创贷款超800亿元,服务科技企业近2.2万户。
践行金融为民,始终是江苏银行的一大追求。在贴心服务客户方面,江苏银行高度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努力提升全行服务品质。为提升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江苏银行更是通过创新宣教活动形式,打造“苏说消保微课堂”消保视频专题,营造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金融知识普及氛围。2024年,该行共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8902场次,活动触及消费者1756.4万人次。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江苏银行还牢记社会责任,积极践行国有企业责任担当,通过“金融+产业”模式,支持乡村经济发展。2024年,江苏银行投入乡村振兴资金超3000亿元。同时,江苏银行持续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全年捐赠金额达4326.94万元,支持教育、扶贫、环保等多个领域,助力社会和谐发展。
在公司治理层面,作为省属国有金融企业,江苏银行坚持通过强化党的领导为改革发展保驾护航,深化党建与经营相融合,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数字化转型,完善风控管理体系,健全协同发展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江苏银行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持续深化“苏银融党建”品牌建设,纵深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报告期内,全行各级党委累计组织三中全会精神专题中心组学习67次、“第一议题”学习110次,不断激发党建引领推动发展的“红色引擎”作用。
在合规上,江苏银行严格落实各项监管政策和要求,持续加强合规风险管控,健全商业道德制度体系建设,落实落细各项管理举措,树立健康良好的企业风气,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
2025年,恰逢江苏银行合并重组十八周年,展望未来,江苏银行将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深入践行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满怀信心、鼓足干劲,稳中求进、稳中求变,坚定不移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奋力推动全行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为服务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