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城市发展正经历深刻变革。传统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要求。城镇化率接近70%的现实背景下,城市建设面临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提质的根本性转变。人口结构变化、发展动能转换、居民需求升级等多重因素交织,推动城市发展理念必须实现系统性变革。
城市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城市发展已进入关键拐点期。过去依靠大规模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获取发展动能的模式正在失效。人口总量减少与老龄化程度加深,使得传统的空间扩张需求大幅下降。城市不再需要那么多发展空间,收缩趋势开始显现。
科技进步为城市发展动能转换创造了新机遇。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领域的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为城市寻找新的增长点提供可能。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首要目标,新质生产力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城市更新替代大拆大建,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抓手。
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带来需求结构升级。人们对城市多样性、生态环境、健康文明等生活品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这种需求变化要求城市供给侧进行相应调整,从粗放式发展转向精细化管理。每个细分领域都需要精雕细琢,以满足居民日益多元化的生活需要。
以人为核心的城市治理体系构建
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目标的提出,标志着城市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六个维度构成完整的发展框架。其中创新被置于首位,体现了对城市发展新动能的迫切需求。美丽与文明的单独列出,彰显了对城市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的高度重视。
城市治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人民是城市的主体,城市建设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生活更美好。这要求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中,都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从市容环境到公共交通,从城市建设到应急安全,都需要广泛的公民参与。
多中心、网络化的发展模式成为提升城市承载能力的重要途径。这种模式既保持地域空间的适度聚拢,又通过多中心分散布局缓解集中带来的压力。各中心通过网络化连接,实现人口分布、功能布局与资源承载的动态平衡。人口流动应当得到充分尊重,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让市场规律发挥基础性作用。
城市更新成为存量提质的核心内容。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治理、危房改造等工作全面推进。适老化改造需求日益迫切,加装电梯、完善无障碍设施成为重点任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公共食堂、助老服务等便民设施不断完善。这些改造提升工作,都体现了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的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