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江苏中慧元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慧元通”)通过港交所聆讯,计划发行不超过 1.38 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中信证券和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基石投资人方面,南京高特佳、盈科创新和国海创新等资深投资者已明确表达投资意向,为公司上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公司概况:创新驱动的疫苗研发先锋
中慧元通成立于 2015 年,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的疫苗公司,专注于创新疫苗及采用新技术方法的传统疫苗的研发、制造及商业化。公司以解决未被满足的优质疫苗需求为目标,依托领先的研发技术平台,不断推进疫苗产品的开发与升级。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取得显著成绩。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拥有两种核心产品,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商品名慧尔康欣)于 2023 年 5 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三岁及以上人群,是中国首款且唯一一款获批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在研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此外,还有 11 种在研疫苗,涵盖多个疾病领域,研发管线丰富。
二、业务模式:以研发为核心,构建多元收入结构
中慧元通的主营业务围绕疫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展开。研发上,公司建立了基因工程及蛋白质表达与纯化平台、mRNA 疫苗研究平台等多个技术平台,拥有一支由 86 名成员组成的自有研发团队,其中 45.3% 拥有博士或硕士学历,核心成员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为研发工作提供强大支持。
收入结构方面,目前公司全部收入来自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的销售。2023 年该产品产生收入人民币 52.2 百万元,2024 年为人民币 259.6 百万元,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止三个月为人民币 400,000 元。随着在研产品的推进,未来收入来源将更加多元化,如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三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等产品上市后,有望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
三、财务分析:收入增长与成本压力并存
收入和盈利方面,公司收入呈现增长态势,从 2023 年的人民币 52.168 百万元增长至 2024 年的人民币 259.612 百万元,但截至 2023 年及 2024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以及截至 2024 年及 2025 年 3 月 31 日止三个月,公司均录得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 424.7 百万元、人民币 258.7 百万元、人民币 63.3 百万元及人民币 87.3 百万元。这主要是由于研发开支、销售开支和行政开支等各项成本较高。
研发成本方面,2023 年、2024 年及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止三个月,研发成本分别为人民币 283.2 百万元、人民币 205.6 百万元及人民币 46.5 百万元。其中,核心产品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及在研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占据一定比例,2023 年分别占研发开支总额的 13.7% 及 8.1%,2024 年分别占 4.0% 及 17.1%。
毛利率和净利率方面,由于目前收入主要依赖单一产品,且处于市场推广阶段,成本较高,2023 年毛利为负,2024 年毛利为人民币 151.455 百万元,但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净利率为负。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和产品销量增加,规模效应有望显现,成本得到控制,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望逐步改善。
四、竞争优势:技术领先与产品特色显著
中慧元通在竞争中具备多项优势。在技术方面,公司拥有领先的研发技术平台,如基因工程及蛋白质表达与纯化平台、mRNA 疫苗研究平台等,能够驱动在研疫苗的高效研发。核心产品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与全病原体疫苗或裂解疫苗相比,安全性更好、不良反应风险更低,定价比更高,具有技术优势。
产品方面,公司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是中国首款且唯一一款获批的该类型疫苗,具有独特性;在研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基于人二倍体细胞开发,世卫组织推荐该细胞为生产病毒疫苗最安全的细胞培养基质之一,安全性有保障。同时,公司打造了多元化的疫苗管线,能够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市场推广以学术推广为先导,建设了完备的销售体系,进一步增强了竞争力。
五、行业前景:市场潜力大且竞争格局复杂
行业规模方面,中国流感疫苗市场虽渗透率低,但增长迅速,从 2019 年的人民币 20 亿元大幅增长至 2024 年的人民币 7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8.7%,预计 2033 年将进一步增至人民币 205 亿元。人用狂犬病疫苗市场也呈现增长态势,由 2019 年的人民币 38 亿元增至 2024 年的人民币 95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0.3%,预计 2033 年将增至人民币 130 亿元。
竞争格局方面,中国流感疫苗市场竞争激烈,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有 26 种已上市的流感疫苗及 19 种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在研流感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市场同样竞争激烈,有 23 种已上市产品及 20 种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在研产品。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公司产品的独特优势,中慧元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六、估值分析:估值面临一定压力
由于公司目前尚未盈利,估值需综合考虑研发管线、产品潜力等因素。可比上市公司方面,国内从事疫苗研发生产的企业如华兰生物、智飞生物等,在市场规模、产品布局等方面具有一定可比性。华兰生物在流感疫苗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智飞生物则在多种疫苗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上表现突出。不过,公司目前收入规模较小,且处于亏损状态,这对其估值可能有不利的影响。按照2024年2.6亿元的收入,疫苗上市公司6倍的PS中位数计算,公司的估值约为15.6亿元人民币。而公司在2021年B轮融资后的估值为41.89亿元人民币,参考这个估值的话,公司的上市估值可能面临一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