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7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
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3%,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中型企业PMI为49.5%,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小型企业PMI为46.4%,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50.5%,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生产延续扩张。
新订单指数为49.4%,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放缓。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7%,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继续减少。
从业人员指数为48.0%,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略有回升。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3%,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继续加快。
表1中国制造业PMI及构成指数(经季节调整)
单位:% |
||||||
PMI |
||||||
生产 |
新订单 |
原材料 库存 |
从业人员 |
供应商 配送时间 |
||
2024年7月 |
49.4 |
50.1 |
49.3 |
47.8 |
48.3 |
49.3 |
2024年8月 |
49.1 |
49.8 |
48.9 |
47.6 |
48.1 |
49.6 |
2024年9月 |
49.8 |
51.2 |
49.9 |
47.7 |
48.2 |
49.5 |
2024年10月 |
50.1 |
52.0 |
50.0 |
48.2 |
48.4 |
49.6 |
2024年11月 |
50.3 |
52.4 |
50.8 |
48.2 |
48.2 |
50.2 |
2024年12月 |
50.1 |
52.1 |
51.0 |
48.3 |
48.1 |
50.9 |
2025年1月 |
49.1 |
49.8 |
49.2 |
47.7 |
48.1 |
50.3 |
2025年2月 |
50.2 |
52.5 |
51.1 |
47.0 |
48.6 |
51.0 |
2025年3月 |
50.5 |
52.6 |
51.8 |
47.2 |
48.2 |
50.3 |
2025年4月 |
49.0 |
49.8 |
49.2 |
47.0 |
47.9 |
50.2 |
2025年5月 |
49.5 |
50.7 |
49.8 |
47.4 |
48.1 |
50.0 |
2025年6月 |
49.7 |
51.0 |
50.2 |
48.0 |
47.9 |
50.2 |
2025年7月 |
49.3 |
50.5 |
49.4 |
47.7 |
48.0 |
50.3 |
点击下载:相关数据表
表2中国制造业PMI其他相关指标情况(经季节调整)
单位:% |
||||||||
新出口 订单 |
进口 |
采购量 |
主要原材料 购进价格 |
出厂 价格 |
产成品 库存 |
在手 订单 |
生产经营 活动预期 |
|
2024年7月 |
48.5 |
47.0 |
48.8 |
49.9 |
46.3 |
47.8 |
45.3 |
53.1 |
2024年8月 |
48.7 |
46.8 |
47.8 |
43.2 |
42.0 |
48.5 |
44.7 |
52.0 |
2024年9月 |
47.5 |
46.1 |
47.6 |
45.1 |
44.0 |
48.4 |
44.0 |
52.0 |
2024年10月 |
47.3 |
47.0 |
49.3 |
53.4 |
49.9 |
46.9 |
45.4 |
54.0 |
2024年11月 |
48.1 |
47.3 |
51.0 |
49.8 |
47.7 |
47.4 |
45.6 |
54.7 |
2024年12月 |
48.3 |
49.3 |
51.5 |
48.2 |
46.7 |
47.9 |
45.9 |
53.3 |
2025年1月 |
46.4 |
48.1 |
49.2 |
49.5 |
47.4 |
46.5 |
45.6 |
55.3 |
2025年2月 |
48.6 |
49.5 |
52.1 |
50.8 |
48.5 |
48.3 |
46.0 |
54.5 |
2025年3月 |
49.0 |
47.5 |
51.8 |
49.8 |
47.9 |
48.0 |
45.6 |
53.8 |
2025年4月 |
44.7 |
43.4 |
46.3 |
47.0 |
44.8 |
47.3 |
43.2 |
52.1 |
2025年5月 |
47.5 |
47.1 |
47.6 |
46.9 |
44.7 |
46.5 |
44.8 |
52.5 |
2025年6月 |
47.7 |
47.8 |
50.2 |
48.4 |
46.2 |
48.1 |
45.2 |
52.0 |
2025年7月 |
47.1 |
47.8 |
49.5 |
51.5 |
48.3 |
47.4 |
44.7 |
52.6 |
二、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7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
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6%,比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从行业看,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房地产、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新订单指数为45.7%,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回落。分行业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42.7%,比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46.3%,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
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0.3%,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有所上涨。分行业看,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4.5%,比上月上升6.2个百分点;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9.6%,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
销售价格指数为47.9%,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水平较上月下降。分行业看,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9.2%,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7.7%,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指数为45.6%,比上个月上升0.1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略有改善。分行业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0.9%,比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6.4%,与上月持平。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8%,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持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多数非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乐观。分行业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1.6%,比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6%,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
表3中国非制造业主要分类指数(经季节调整)
单位:% |
||||||
商务活动 |
新订单 |
投入品 价格 |
销售价格 |
从业人员 |
业务活动 预期 |
|
2024年7月 |
50.2 |
45.7 |
50.4 |
48.2 |
45.5 |
56.1 |
2024年8月 |
50.3 |
46.3 |
48.6 |
47.2 |
45.2 |
55.3 |
2024年9月 |
50.0 |
44.2 |
48.2 |
46.1 |
44.7 |
54.4 |
2024年10月 |
50.2 |
47.2 |
50.6 |
48.5 |
45.8 |
56.1 |
2024年11月 |
50.0 |
45.9 |
49.1 |
48.8 |
45.4 |
57.0 |
2024年12月 |
52.2 |
48.7 |
50.5 |
48.8 |
45.8 |
57.5 |
2025年1月 |
50.2 |
46.4 |
50.4 |
48.6 |
46.7 |
56.7 |
2025年2月 |
50.4 |
46.1 |
48.4 |
47.8 |
46.5 |
56.6 |
2025年3月 |
50.8 |
46.6 |
48.6 |
46.7 |
45.8 |
57.2 |
2025年4月 |
50.4 |
44.9 |
47.8 |
46.6 |
45.5 |
56.0 |
2025年5月 |
50.3 |
46.1 |
48.2 |
47.3 |
45.5 |
55.9 |
2025年6月 |
50.5 |
46.6 |
49.9 |
48.8 |
45.5 |
55.6 |
2025年7月 |
50.1 |
45.7 |
50.3 |
47.9 |
45.6 |
55.8 |
表4中国非制造业其他分类指数(经季节调整)
单位:% |
||||
新出口订单 |
在手订单 |
存货 |
供应商配送时间 |
|
2024年7月 |
49.6 |
42.7 |
45.4 |
50.5 |
2024年8月 |
47.6 |
42.2 |
45.1 |
50.6 |
2024年9月 |
47.0 |
42.2 |
45.1 |
50.2 |
2024年10月 |
50.0 |
43.7 |
45.7 |
51.2 |
2024年11月 |
48.2 |
42.7 |
45.3 |
51.2 |
2024年12月 |
50.0 |
44.1 |
46.4 |
51.5 |
2025年1月 |
44.6 |
43.3 |
45.0 |
51.3 |
2025年2月 |
49.5 |
43.1 |
45.2 |
53.1 |
2025年3月 |
49.8 |
43.7 |
45.7 |
51.1 |
2025年4月 |
42.2 |
42.3 |
45.1 |
50.8 |
2025年5月 |
48.0 |
43.4 |
46.1 |
51.1 |
2025年6月 |
49.8 |
43.4 |
44.8 |
51.2 |
2025年7月 |
48.8 |
42.3 |
45.3 |
51.2 |
三、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运行情况
7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2%,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保持扩张。
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扩张
2025年7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
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3%,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1%和50.2%,比上月下降0.4和0.5个百分点,均持续高于临界点,我国经济总体产出保持扩张。
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
7月份,受制造业进入传统生产淡季,部分地区高温、暴雨洪涝灾害等因素影响,PMI降至49.3%,制造业景气水平较上月回落。
(一)生产指数保持扩张。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5%和49.4%,比上月下降0.5和0.8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活动继续保持扩张,市场需求有所放缓。从行业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持续位于扩张区间,产需两端较为活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两个指数继续低于临界点,市场供需偏弱。
(二)价格指数继续回升。受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1.5%和48.3%,比上月上升3.1和2.1个百分点,其中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自今年3月份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制造业市场价格总体水平有所改善。从行业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明显回升,相关行业市场价格有所改善。
(三)大型企业持续保持扩张。大型企业PMI为50.3%,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其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1%和50.7%,均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大型企业保持较好生产经营态势;中型企业PMI为49.5%,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景气水平继续改善;小型企业PMI为46.4%,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
(四)新动能持续增长。从重点行业看,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为50.3%和50.6%,均持续高于临界点,高端装备制造业保持扩张;消费品行业PMI为49.5%,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PMI为48.0%,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景气度有所改善。
(五)市场预期回升。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信心有所增强。从行业看,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相关企业对行业发展更为乐观。
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扩张
7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
(一)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总体稳定。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在暑期假日效应带动下,与居民出行和消费相关的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业务总量较快增长;租赁及商务服务、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旅游相关行业市场较为活跃;房地产、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低于临界点,景气度偏弱。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6%,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表明多数服务业企业对市场预期较为乐观。
(二)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回落。受近期部分地区持续高温、暴雨洪涝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建筑业施工有所放缓,商务活动指数为50.6%,比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1.6%,比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
三、综合PMI产出指数扩张放缓
7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2%,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保持扩张。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0.5%和50.1%。
附注
1.主要指标解释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它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领域,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综合PMI产出指数是PMI指标体系中反映当期全行业(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产出变化情况的综合指数。PMI高于50%时,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扩张;低于50%,则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收缩。
2.调查范围
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制造业的31个行业大类,3200家调查样本;非制造业的43个行业大类,4300家调查样本。
3.调查方法
采购经理调查采用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样方法,以制造业或非制造业行业大类为层,行业样本量按其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或非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分配,层内样本使用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成比例的概率抽取。
本调查由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具体组织实施,利用国家统计联网直报系统对企业采购经理进行月度问卷调查。
4.计算方法
(1)分类指数的计算方法。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指标体系包括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产成品库存、采购量、进口、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等13个分类指数。非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指标体系包括商务活动、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存货、投入品价格、销售价格、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业务活动预期等10个分类指数。分类指数采用扩散指数计算方法,即正向回答的企业个数百分比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比的一半。由于非制造业没有合成指数,国际上通常用商务活动指数反映非制造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变化情况。
(2)制造业PMI指数的计算方法。制造业PMI是由5个扩散指数(分类指数)加权计算而成。5个分类指数及其权数是依据其对经济的先行影响程度确定的。具体包括:新订单指数,权数为30%;生产指数,权数为25%;从业人员指数,权数为20%;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权数为15%;原材料库存指数,权数为10%。其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逆指数,在合成制造业PMI指数时进行反向运算。
(3)综合PMI产出指数的计算方法。综合PMI产出指数由制造业生产指数与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加权求和而成,权数分别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占GDP的比重。
5.季节调整
采购经理调查是一项月度调查,受季节因素影响,数据波动较大。现发布的指数均为季节调整后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