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产业化突破临界点,宁德时代明确量产路径,固固界面等科学难题基本攻克,当前聚焦干法电极成膜与等静压工艺工程优化。核心设备需求爆发,例如500-600MPa超高压等静压设备占整线价值13%,中航机载子公司市占率达90%。另外,半固态电池商业化也在加速,蔚来ET7、岚图追光等车型年内搭载半固态电池,贝特瑞的硫化锂电解质与星源材质纳米纤维骨架膜成为主流方案,材料环节迎来量价齐升窗口。
截至2025年8月1日 10:13,上证科创板新能源指数(000692)强势上涨2.64%,成分股海优新材(688680)上涨18.94%,奥特维(688516)上涨9.36%,大全能源(688303)上涨7.18%,拉普拉斯(688726),三一重能(688349)等个股跟涨。同标的中规模最大的科创新能源ETF(588830)上涨2.38%,最新价报1.2元。
万联证券指出,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多环节有望受益。固态电池具备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核心优势,有望大幅提升锂电池性能,是锂电产业升级主要方向。细分环节来看:(1)电池环节:固态电技术驱动环节,布局厂商众多。在技术路线上,氧化物技术成熟,硫化物商业化潜力大,厂商多种技术路线协同布局;(2)电解质环节:固态电池增量环节,氧化物及硫化物电解质为企业主要布局方向,其中,氧化物电解质以LLZO、LATP为主,主要由上游材料厂商向下延伸布局,硫化物电解质则以LGPS、LPSX为主流选择方向,正极、隔膜等锂电材料厂商是重点布局企业。另外,硫化锂成本占比高,是硫化物电解质降本关键,有望成为硫化物路线突破重点;(3)负极材料:固态电池材料主要升级环节,硅碳负极理论质量容量高,是中短期的主要方案,金属锂负极具有高比容、低电位及导电性优异的优点,能够极大地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是最具发展潜力的负极材料;(4)正极材料:固态电池正极材料体系开发主要集中在高镍三元正极、镍锰酸锂、富锂锰基等路线,短期三元材料厂商具备优势,富锂锰基是未来迭代方向;(5)辅材环节:导电剂是锂电池的关键辅助材料,其中,碳纳米管整体性能优异,适配硅基负极,未来在固态电池中应用有望提升,市场空间广阔;(6)设备环节:固态电池产线持续推进,设备环节有望率先受益,前段、中段设备是布局关键。其中,前段设备以干法电极设备为主,辊压机是核心设备。中段设备,叠片机适配性更高,有望替代卷绕机,实现渗透率提升,等静压机有望引入使用。
科创新能源ETF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新能源指数,上证科创板新能源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光伏、风电以及新能源车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指数电池占比达38.5%。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上证科创板新能源指数(000692)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晶科能源(688223)、天合光能(688599)、大全能源(688303)、阿特斯(688472)、天奈科技(688116)、孚能科技(688567)、容百科技(688005)、厦钨新能(688778)、聚和材料(688503)、嘉元科技(688388),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7.21%。
科创新能源ETF(588830),场外联接基金(A类023075,C类023076,I类024157)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