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香港高等法院的一纸判决,娃哈哈遗产争夺案的诸多细节跃然纸上。
日前,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身后的财产分配纠纷正式浮出水面。前首富私生子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三人作为原告,对宗馥莉及其控制的建浩创投有限公司提起诉讼,香港法院最终批准了17.99亿美元资产保全令,禁止被告提取或抵押相关银行账户资产,一切将在杭州决出分晓。
三份核心文件
宗庆后生前通过三份关键文件对家族资产的信托事宜做出了详细安排。2024年1月底,宗庆后亲手写下一份指示给郭虹,明确要求在香港汇丰银行为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三人分别办理信托,每人7亿美元。这份手写指示强调信托合同需按香港法律签订并经香港公证处公证,受益人仅限本人及子孙,与配偶无关,属于婚前财产。
2024年2月2日,宗庆后签署《委托书》,委托宗馥莉作为设立人分别设立三个境外信托。信托A以宗继昌及其子女为受益人,信托B以宗婕莉及其子女为受益人,信托C以宗继盛及其子女为受益人。《委托书》明确规定这些信托为不动本信托,即信托资产继续在香港汇丰银行进行固定收益投资,只就利息收益进行分配,任何人不得主张动用信托财产本金。
2024年2月25日,宗庆后因肺癌去世。
宗庆后去世后,2024年3月14日,宗馥莉与三位原告签订《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宗馥莉承诺以建浩创投有限公司在香港汇丰银行开立账户内的资产权益为三位原告设立三个信托,初始规模为每个信托7亿美元,总金额21亿美元。协议还详细规定了信托的管理模式,预计以PTC模式过渡到专业受托人阶段,过渡期结束后宗馥莉不再参与信托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期间宗馥莉曾提议在信托契据草案中加入条款,希望将她自己的子女纳入受益人范围,宗馥莉有孩子的疑云也引发关注。
宗馥莉的动作引争议
原告方通过对比2024年1月31日和2024年5月31日的汇丰银行对账单,发现存在未经授权的提款行为。具体表现为多种外币资产价值减少,港元和人民币资产价值增加,2024年1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提取524.46万美元,4月30日后又提取108.51万美元。原告认为这些提款未经其知情和同意,用途不明,且与离岸信托设立无关。
宗馥莉方面对此给出解释,称外币资产减少主要由于汇率波动和投资组合调整,约524万美元的净变动主要用于偿还建浩创投有限公司对汇丰银行的贷款及利息,而约108万美元的提款则用于结算两只基金的资本认购通知。
信托设立的停滞成为双方争议的另一个焦点。原告方表示,2024年6月起开始准备设立离岸信托所需文件,但宗馥莉未能或拒绝签署相关文件。期间双方就信托公司选择产生争议,原告方为避免纠纷同意更换信托公司,但直至2024年底,宗馥莉仍拒绝签署。宗馥莉方面则辩称,双方就信托文件条款存在理解分歧,她坚持要求对资产进行估值,认为汇丰账户资产价值从未达到21亿美元。
三姐弟每日“零花钱”55万
值得注意的是,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在香港和杭州两地起诉宗馥莉。
三姐弟除了要求冻结香港汇丰银行账户内约18亿美元资产,并追索宗庆后生前承诺的21亿美元信托权益(约150亿元人民币),在杭州的起诉,还要求确认对宗馥莉持有的娃哈哈集团29.4%股权的继承权。在多家媒体的报道中,这部分股权的价值达200亿元。
另外,宗庆后私生子的信息也逐渐明晰。目前大儿子宗继昌已提交1989年出生证明,申请和宗庆后留存的血液样本进行DNA对比验证,最终结果将于9月公布。宗继昌与1982年出生的宗馥莉仅相差7岁。
在媒体报道中,三姐弟的母亲杜建英198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91年放弃“铁饭碗”进入娃哈哈,期间1989年就已为宗庆后生育一子。
仅以21亿美元的利息计算,按4%利率计算,三姐弟每人每年的利息收益约2亿人民币,每天的“零花钱”约55万元。
杭州最终定胜负
香港高等法院在审理后认为,案件存在需要审理的严重问题,包括合同违约及信托与受信义务相关问题。法院批准了资产保全令,禁止被告提取或抵押汇丰银行账户资产,认为这能在保全资产与避免干预内地法院案件管理间达到适当平衡。
法院强调,该保全令将确保标的资产仍存续,避免杭州诉讼徒劳,显然有助于内地法院,体现对内地法院的礼让。保全令有效期至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原告针对宗馥莉的索赔做出最终处理,该诉讼已被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25年7月4日受理并登记。
除资产保全令外,香港高等法院还做出披露令,要求披露汇丰账户的最新结余,自2024年2月2日起账户资产的处置或转移情况,以及资产、收入及支出变动的完整账目。法院同时做出诉讼费暂准命令,要求被告支付原告的诉讼费用。这一系列裁决为内地法院的实质性审理提供了基础。
与此同时,据媒体报道,娃哈哈大股东杭州市上城区财政局回应媒体称,已就宗庆后遗产相关纷争“成立专班,介入处理”。
150亿信托+200亿股权,国内有史以来的公开的最大的遗产争夺案将在杭州最终揭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