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约727亿元的平陆运河正在成为广西乃至西南地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这条全长134.2公里的运河,始于南宁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钦州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建成后,广西及西南地区货物经平陆运河出海,航程可节省约560公里。自2022年8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平陆运河沿线已吸引比亚迪、太阳纸业等重大项目落地,总投资规模超过千亿元。
比亚迪140亿项目7天敲定,新能源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从第一次视频会议到决定在南宁落地项目,比亚迪仅用了一周时间。2022年3月24日,南宁市政府相关人员和比亚迪相关人员初次进行视频会议,3月底双方派遣先遣部队互访,前后仅用7天左右时间就达成合作意向。
2022年4月,南宁市青秀区公布比亚迪旗下广西弗迪年产45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项目拟落户伶俐工业园,项目计划投资140亿元。该项目落地后,双方合作不断深化,很快又落地了第二个、第三个电池项目。2022年12月,由南宁比亚迪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运营的年产3万吨碳酸锂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慕伟表示,碳酸锂项目原本初步选址在其他省份,因为原材料锂精矿可以直接从津巴布韦运送到该省的港口加工。南宁方面提出,原材料可以先运到广西的北部湾港口,再通过平陆运河运到南宁,比亚迪认可了这个方案。
截至2024年底,南宁新能源电池规划产能已经超过100GWh,累计投产产能超85GWh,全年产值突破360亿元。南宁已经成为比亚迪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基地。除比亚迪外,多氟多在南宁投资设立的控股子公司广西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东部新城陆续建设了年产20GWh锂电池项目、5GWh钠电池项目等多个项目。
太阳纸业200亿项目2个月签约,造纸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造纸产业是南宁另一个重点发展的临港产业。太阳纸业林浆纸一体化技改及配套产业园项目于2022年启动建设,总投资约200亿元,是平陆运河经济带南宁段引进和建设的第一个标志性项目。南宁市于2021年12月底与太阳纸业接洽,两个月后,双方便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轻工科科长杜坚表示,正常情况下,落实这样一个百亿级别的项目需要半年到一年,有时一两年也很正常。造纸企业有着大宗货物运输需求,是典型的物流敏感性企业。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南宁的造纸产业始终缺少一个大体量龙头企业,反而是广西钦州因处西部入海通道上,更能吸引造纸企业。
南宁太阳纸业项目全部达产后,原材料运入和产品运出总体量超1000万吨/年,其中原料木片主要从老挝原料林基地以及越南、澳大利亚采购,可通过北部湾港口经平陆运河转运至东部新城六景内河港口。2024年,南宁太阳纸业项目一期投产,当年实现工业产值超46亿元,同比增长125%。在太阳纸业的带动下,2024年南宁市造纸产业产值增速达到34%。
2024年10月,法国爱森集团作为太阳纸业的产业链关联企业,在东部新城的化工产业园签约落地了年产30万吨造纸化学品项目。南宁东部新城指挥部办公室产业发展与招商引资部工程师肖敏表示,继新能源项目之后,化工产业园是东部新城下一步重点建设的园区,希望把这里打造为产业聚集区,推动化工新材料全产业链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2026年通航目标面临挑战
平陆运河计划2026年年底主体建成,但航道、通航设施、港口码头、集疏运设施等"硬设施"建设仍存在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以南宁港为例,这是距离东部新城最近的港口,也是比亚迪、太阳纸业等链主企业重点使用的港口。但南宁港原有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运河通航后的运输需求。
从泊位靠泊能力来看,平陆运河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但南宁港码头泊位靠泊能力仅为3000吨。南宁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毅表示,公司正在对港口能力进行升级,包括投资1000万元对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可泊5000吨级江海联动船,以及投资3000万元新增专用设备为"铁水联运""水水中转"提供技术保障。
另一个棘手的问题是,《南宁港总体规划(修订)》何时能够获批尚不明晰。上一版南宁港总规于2021年7月获批,由于平陆运河的建设,上一版南宁港总规已不适合南宁港的发展要求,需要进行修订。2023年,南宁市启动南宁港总规的修订工作,目前已完成编制工作,报广西交通运输厅审查。由于南宁港总规修订还需要获得交通运输部的审批,修订审批时间长,因此南宁港规划的部分作业区、码头项目还无法开工建设。
百色市处桂、滇、黔三省(区)交界,辖区内规划有右江、南盘江、红水河、驮娘江等4条航道,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但是此前,由于位于右江主河道的百色水利枢纽无通航设施,造成右江上游断航至今20余年,阻断了云南富宁港等右江上游河段与两广以及在建平陆运河的航运连接。百色市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发展科科长肖国泽表示,目前,百色正在推动实施多个工程,其中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预计2026年和平陆运河同步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后,云南的货物就可以经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进入平陆运河,直达北部湾港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