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ta Markets 億匯每日新聞
OPEC+增產加劇地緣博弈
美國內政與美聯儲權力再掀波瀾
OPEC+加速增產步伐引發市場關注
在近期召開的線上部長級會議上,OPEC及其合作夥伴OPEC+決定自9月起將每日原油產量上調54.7萬桶。這一決定不僅延續了此前數月逐步增產的趨勢,更標誌著該聯盟全面提前終止自2020年以來實施的歷史性減產協議,凸顯其在全球能源市場中日益增強的信心和野心。
此次增產背後有兩個關鍵支撐:一方面,全球經濟整體表現出韌性,原油需求穩步回升;另一方面,各國原油庫存普遍維持在低位,為供給增加提供了可操作空間。自4月起,OPEC+開始連續五個月上調產量,從最初的13.8萬桶/日逐步擴至54.8萬桶/日,9月增幅雖略有微降,但趨勢未改。此次會議中,八個主要產油國在決策上一致同調,顯示聯盟內部凝聚力強勁。對於OPEC+而言,此舉也是在能源市場話語權爭奪戰中的一次關鍵出擊,旨在鞏固其作為全球供應主導力量的地位。
美對印施壓影響俄油出口預期
就在OPEC+宣佈增產的同時,全球原油市場也正被地緣政治變局推向新一輪的不確定性漩渦。美國政府近期大幅加大對印度施壓,敦促其停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白宮方面正試圖以此手段迫使克里姆林宮重返烏克蘭談判桌,並已設定明確時間表,力圖在8月8日前見效。
俄羅斯在OPEC+中地位舉足輕重,其產量水準對聯盟整體供需平衡具有決定性影響。倘若西方制裁導致俄方出口受阻,原油市場可能出現新的供給缺口,引發價格劇烈波動。美國對印度的外交攻勢,無疑為OPEC+未來的增產計畫添加了額外風險變數。值得注意的是,OPEC+聯盟中的10個非OPEC成員國中,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貢獻最為突出,其合計產量佔據全球約半數供應。在華盛頓加壓與俄烏衝突持續的雙重背景下,該聯盟未來政策走向仍存較大懸念。
特朗普罷免勞工部高層引發風波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連發多條情緒激烈的社交媒體言論,炮轟勞工統計局公佈的7月就業數據,稱新增崗位僅7.3萬個的數據是“有組織的欺騙”。他指責這份報告旨在抹黑經濟表現,是“拜登餘孽操控的數據陷阱”。
隨即,特朗普簽署行政令,解除勞工統計局局長Erika McEntarfer的職務。這一人事決定震驚政壇,也引發對政府干預統計獨立性的強烈質疑。這位曾參與多項經濟調查設計、以技術背景見長的官員,成為首位因發佈不利經濟數據而被總統公開罷免的勞工統計局領導人。
美聯儲權力重塑風起雲湧
就業數據爭議尚未平息,美聯儲內部再現震盪。原定任期至2026年的理事庫格勒突然宣佈辭職,理由僅為“個人原因”,引發市場一片猜測。但據消息人士透露,此舉正中特朗普下懷,為其改寫美聯儲權力架構提供了契機。
據稱,特朗普陣營早已擬定一份“貨幣政策重構名單”,其中呼聲最高的是其前經濟顧問哈西特——這位主張極低利率甚至零利率的“特朗普經濟派”,若順利進入理事會,將成為鮑威爾政策立場的強力對手。同時,財政部長貝森特近期頻繁與地區聯儲高層接觸,被解讀為為後續政策人事安排提前佈局。在就業數據失真爭議持續、美聯儲核心班底即將重組的雙重背景下,市場對美國貨幣政策未來路徑的不確定性顯著上升。
其他數據、會議及事件概覽
OPEC+決定自9月起將日產量提升54.7萬桶,宣告全面終止減產協議。
美國對白宮施壓印度削減俄油進口的舉動令OPEC+面臨新的不確定性,俄羅斯出口受阻風險可能引發市場波動。
特朗普因不滿就業數據罷免勞工統計局長,引發外界對統計獨立性的強烈質疑。
美聯儲理事庫格勒突然辭職,為特朗普重新佈局貨幣政策提供契機,市場對未來利率走向愈發不安。
(請注意: Moneta Markets 億匯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OPEC+增產 #原油出口 #美就業數據爭議 #美聯儲人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