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OPEC+八国9月增产54.7万桶/日!油价跌破70美元,政策持续性存疑

2025-08-06 07:58:03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合作伙伴近期宣布的增产决定,引发市场对其政策延续性的广泛质疑。八个主要产油国决定九月份日均增产54.7万桶,这一举措标志着该组织战略方向的重大转变。从此前的限产保价策略,转向通过增加供应来争夺市场份额。然而,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

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合作伙伴近期宣布的增产决定,引发市场对其政策延续性的广泛质疑。八个主要产油国决定九月份日均增产54.7万桶,这一举措标志着该组织战略方向的重大转变。从此前的限产保价策略,转向通过增加供应来争夺市场份额。然而,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产油国财政状况承压,使得这一增产政策能否持续执行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增产决策背景与市场反应

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等八国代表通过线上会议达成增产共识。会议声明指出,基于当前市场基本面相对稳健,全球石油库存维持在较低水平,各国决定调整产量配置。这些国家将根据市场变化情况,灵活调整增产节奏,以维护石油市场整体稳定。

上述八国自2023年11月起实施日均220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该减产计划经过多次延期,最终延长至2025年3月底。今年三月,这些产油国决定从四月开始逐步恢复石油产量,以回撤此前的自愿减产措施。七月份日均增产41.1万桶,八月份增产54.8万桶,九月份的增产幅度基本保持在相同水平。

国际油价对增产消息反应剧烈。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破70美元每桶,WTI原油期货同样出现大幅下跌。市场交易员普遍认为,此次增产决定有助于抑制石油和汽油期货价格上涨,缓解运输行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不过,油价的持续下行也反映出市场对供应过剩风险的担忧情绪。

政策持续性面临的挑战

产油国财政状况构成增产政策持续性的关键制约因素。多家机构预测,今年已下跌约6.7%的布伦特原油价格,可能进一步跌至每桶60美元左右。这一价格水平将远低于沙特阿拉伯等主要产油国维持财政支出所需的盈亏平衡点。财政收入的压缩将迫使这些国家重新评估增产政策的可行性。

全球原油需求增长乏力进一步加剧了政策执行的不确定性。国际能源署预测,部分国家需求疲弱,加上北美原油供应持续增加,全球原油市场第四季度可能出现每日200万桶的供应过剩局面。需求端的结构性疲软与供应端的持续增长,形成了明显的供需失衡格局。

产油国官员表示,将根据原油市场形势变化来决定未来产量制定方案。有与会代表建议,产油国可以暂缓后续增产计划。若市场价格出现大幅下跌,甚至可能全面推翻最近的增产决定。欧佩克下次会议定于九月七日举行,届时将重新审视市场状况,为政策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到2026年底,产油国仍保留另外两项减产措施作为政策工具。其中包括八个成员国每日自愿减产165万桶,以及全体成员每日共同减产200万桶的安排。这些备用减产措施为产油国提供了政策回旋空间,但同时也暴露出当前增产政策缺乏长期稳定性的内在矛盾。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