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指数编制公司MSCI发文称,当前与MSCI全球股票指数挂钩的指数ETF资产规模已突破2万亿美元,自2025年初以来的增长率达17%。截至第二季度,有超过1400只股票ETF与MSCI指数挂钩。
MSCI(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又称明晟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指数编制和投资研究机构,成立于1968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该公司专注于提供关键的投资决策支持工具,包括覆盖全球股票市场的指数体系、投资组合风险管理工具、ESG(环境、社会及治理)与气候解决方案,以及私人资产数据分析服务。其核心产品MSCI指数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基准指数之一,被2000多家国际机构投资者采用,衍生出指数期货、ETF等多种投资工具。
MSCI指数体系涵盖23个发达市场和27个新兴市场,包含国家指数、行业指数、规模指数(如小市值指数)等类别,并动态调整成分股以保持代表性。例如,MSCI中国指数系列反映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股票表现,成分股需满足市值、流动性、行业代表性及成长潜力等标准,每季度进行审核调整。其指数编制以客观性、公正性和实用性著称,通过科学方法统一计算规则,并考虑汇率变动等因素,为全球投资者提供长期可比的投资基准。
那么,A股市场有跟踪MSCI旗下指数的ETF产品吗?答案是肯定的。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6日,全市场跟踪MSCI旗下指数的ETF共计19只,分别跟踪8只不同的MSCI指数,合计规模达166亿元。
具体来看,跟踪的8只MSCI指数分别为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MSCI美国50指数、MSCI中国A股指数、MSCI中国A股ESG通用指数、MSCI中国A股低波动指数、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MSCI中国A股国际质量指数。
1、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
反映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进程的实时路径,成分股约235只纯大盘股(剔除中盘股、长期停牌股及非陆股通标的),聚焦金融、消费、科技等行业龙头,是外资流入A股的直接受益指数。
相关ETF:MSCI中国A股ETF(512160)、MSCIA股ETF易方达(512090)、MSCIA股ETF(512990)、MSCI中国ETF招商(515160)、MSCIETF(512520)、MSCIA股ETF基金(512180)。
2、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
通过“行业中性”策略从11个GICS行业中各选2只龙头,再补选28只自由流通市值最大股票,共50只成分股。行业分布均衡。
相关ETF:中国A50ETF(159602)、中国A50ETF(563000)、A50ETF(159601)、MSCI中国A50ETF(560050)、A50增强ETF(563280)。
3、MSCI美国50指数
精选MSCI美国可投资市场指数中自由流通市值最大的50只超大盘股,前十大含“科技七巨头”。侧重信息技术、医疗保健,波动性介于道指与纳指之间。
相关ETF:美国50ETF(513850)、美国50ETF(159577)
4、MSCI中国A股指数
MSCI在2005年推出的首只A股基准指数,覆盖全市场自由流通市值前85%的个股(约400余只),行业代表性达65%且分散。成分股与沪深300重叠度96%,但前十大股权重更低。
相关ETF:MSCI中国ETF(512380)、摩根MSCIAETF(515770)
5、MSCI中国A股ESG通用指数
基于MSCI中国A股指数,通过ESG评级筛选环境、社会、治理表现领先的企业,剔除争议行业。偏大盘风格,行业均衡(电力设备、银行权重居前)。
相关ETF:MSCIESGETF(159621)
6、MSCI中国A股低波动指数
基于波动率因子筛选,优先纳入股价波动率较低的A股,通过分散行业配置降低组合风险。该指数适合风险厌恶型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健的市场暴露
相关ETF:平安MSCI低波ETF(512390)
7、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
MSCI中国A股指数的扩展版,覆盖400余只A股(含大盘及中盘),作为A股纳入MSCI的“终极版”标的。行业分布更分散,外资可通过陆股通直接投资其成分股。
相关ETF:MSCI中国A股ETF基金(512360)
8、MSCI中国A股国际质量指数
以质量因子(高ROE、低负债、盈利稳定)筛选优质公司,超60%权重配于消费、医药、科技赛道。
相关ETF:质量ETF(515910)
从基金公司视角来看,有13家基金公司布局了MSCI指数相关ETF,包括易方达、华夏、汇添富、南方、平安等。其中易方达旗下共有3只相关ETF,居全市场第一,累计规模达57亿元,同样居全市场第一。
国海证券认为:牛途在望。下半年需要重视指数冲关并中枢上移的可能性,市场上行的核心驱动力是流动性与估值,下半年有望迎来全球货币财政共振宽松的格局,成长跑赢价值,明年有望出现全球经济共振复苏,届时顺周期也将迎来不错的配置价值。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