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天健所前首席合伙人王国海起诉"老东家":离职员工肖像权保护引关注

2025-08-07 07:38:27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近期,一起涉及"老东家"利用离职员工视频进行"伪直播"卖课的事件引发关注。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前首席合伙人王国海将其原工作单位告上法庭,案由为合伙企业纠纷。这一事件折射出职场中个人权益保护的复杂性,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离职员工的肖像权和姓名权面

近期,一起涉及"老东家"利用离职员工视频进行"伪直播"卖课的事件引发关注。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前首席合伙人王国海将其原工作单位告上法庭,案由为合伙企业纠纷。这一事件折射出职场中个人权益保护的复杂性,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离职员工的肖像权和姓名权面临新的挑战。

离职员工权益保护的法律边界

王国海于2024年1月当选天健所首席合伙人,任职不满一年便传出离任消息。浙江法院网显示,该案将于8月8日在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天健所在2024年12月19日召开临时合伙人大会,选举钟建国为新任首席合伙人,王国海正式卸任。

这种短期内的职务变动在会计行业并不罕见,但随之而来的法律纠纷却值得深思。王国海作为资深会计师,曾担任创业板发审委专职委员,在天健所工作多年并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他主持过浙江中国轻纺城、新和成等数十家企业的改制上市审计业务,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知名度。

当离职员工的专业形象和声誉被原雇主继续使用时,涉及的不仅是商业利益,更关乎个人的肖像权和姓名权保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未经肖像权人同意制作、使用、公开其肖像。

数字化时代的权益保护挑战

在数字化营销盛行的当下,企业利用员工形象进行品牌推广已成常态。然而,当员工离职后,这些数字化内容的使用权归属问题变得复杂。特别是在线教育和培训行业,讲师的个人形象往往与课程内容紧密绑定,形成了特定的商业价值。

天健所作为"内资八大所"之一,成立于1983年,在全国设有多个分所,拥有上市客户764家。这样的大型机构在人员管理和数字资产使用方面面临更多挑战。近年来,天健所因多起审计项目执业质量问题遭到监管部门警示,其中就包括"合伙人委派、轮换等部分内部制度建设及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肖像权作为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范围不仅限于面部影像,还包括声音等所有能识别、辨认的个人特征。在"伪直播"卖课的情况下,如果使用了离职员工的录制视频或音频内容,可能构成对其肖像权的侵犯。同时,如果在宣传中继续使用离职员工的姓名和职务信息,也可能涉及姓名权的问题。

现行法律规定,侵害肖像权的行为需要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对于企业而言,建立完善的员工形象使用授权机制,明确离职后的权利义务关系,已成为规避法律风险的必要措施。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