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8月7日),A股三大指数高开高走,科创AIETF(588790)开盘震荡上涨,成交额已超1亿元,盘中交易溢价。拉长时间看,截至8月6日,科创AIETF今年以来累计上涨超30%,近9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2.76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14.34亿元,近1月累计净流入达15.96亿元。
受益于AI行情,科创AIETF(588790)自2024年12月底成立以来,经历近半年左右时间,规模快速突破67亿元续创新高,最新份额已突破100亿份,目前在同标的ETF中规模、份额双双领先。
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成分股涨跌互现,其中,安路科技、澜起科技涨超2%,奥普特、寒武纪-U、云天励飞-U、萤石网络等股票跟涨。
其他相关ETF中,科创100指数ETF(588030)震荡上涨,价格续创新高,成交额超1亿元,今年以来累计上涨超26%,成分股东芯股份涨超15%,孚能科技涨超8%。
2025年8月以来,全球AI巨头进入密集技术发布期:OpenAI宣布未来数月将推出包括开源模型GPT-OSS、视频生成工具Sora 2及GPT-5在内的大量产品,标志着生成式AI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商用;谷歌DeepMind同期发布Genie 3世界模型,实现动态环境实时交互与跨场景通用性,推动AI从工具向“可栖居世界”跃迁;而Meta、微软等七巨头年内资本开支近4000亿美元,重点投向AI基础设施与模型研发,如微软单季资本支出达300亿美元,谷歌上调至750亿美元(同比增43%),彰显算力军备竞赛白热化。
本次谷歌Genie 3的发布标志着世界模型技术从理论层跃进至产业落地层,其核心突破在于通过物理一致性环境模拟引擎(支持720P实时场景生成与动态交互)解决了AI训练的数据瓶颈与成本桎梏。与此同时,OpenAI的开源策略使GPT-4级语言模型、Sora级视频生成能力成为普惠化基础设施。
两大事件形成技术共振:Genie 3提供无限接近真实的物理规则训练场(如自动驾驶车辆在暴风雪中的失控模拟成本降至传统路测的1/200),而开源生态赋予开发者低门槛调用能力(初创公司可基于开源基座+Genie 3环境,以10万美元成本构建原需千万投入的智能体产品)。这直接触发了影视工业(迪士尼股价单日-7%)、游戏引擎(Unity市值蒸发15%)等传统赛道的价值重估,并为AI应用层铺就爆发式增长的基石。
此次技术浪潮呈现出“高维突破+平民化渗透”的双轨特征——顶级模型强化复杂推理与多模态能力(如Claude 4.1编程性能升级),同时轻量化开源模型(如GPT-OSS的20B版本)大幅降低应用门槛,为下游场景爆发铺平道路。
科创AIETF(588790)下游应用占比32%,为全市场同类型人工智能指数下游占比较多的产品。历史回测显示,当大模型类技术突破时,AI应用或在硬件行情主升后2-3个月内迎来补涨,投资者可持续保持关注。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