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锚定高质量发展:协合新能源(00182.HK)在行业调整期的破局之道

2025-08-07 13:08:38
格隆汇
格隆汇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协合新能源的半年答卷,印证了其在行业变革期以“运营韧性+战略前瞻”构建竞争壁垒的能力。

2025年上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行业在利率下行与清洁能源需求激增的双重驱动下保持强劲增长。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全球用于可再生能源、储能、电网等领域的投资将增长至2.2万亿美元。其中,中国作为核心主战场,仅今年前四个月风光装机规模就突破15亿千瓦。

然而行业盛宴之下暗藏挑战:电网消纳能力不足导致弃风弃光现象加剧。根据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数据,1—5月西部风光富集区风光发电利用率持续走低,尤其光伏发电利用率除宁夏外均不足90%。凸显出绿电“产得出、消不掉”的现实困境。

这种“装机量攀升与利用率走低”的矛盾,成为新能源企业业绩承压的核心原因,即便是绩优生协合新能源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利润均有所下滑。

此前公司发布的盈警公告让市场早有准备,因此在业绩正式公布后公司股价保持平稳运行。

短期业绩利空造成的脉冲式影响不会改变企业长期前进方向,相较于表层的财务数据,更应该看到协合新能源如何在行业承压之际实现高质量运营。与此同时,协合新能源董事会主席刘顺兴于8月5日增持200万股,持股比例由22.45%上升至22.78%,表达了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

一、高质量发电资产扩容

正如前文所述,新能源发电行业面临着消纳压力和电价中枢下移的现实压力,必然会给相关企业业绩带来压制,协合新能源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

但伴随着行业供给侧出清与需求侧改革的双重催化,行业拐点逐渐临近,为了巩固自身基本盘,协合新能源聚焦深耕于优质区域开发项目,在质量的基础上寻求规模扩张。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协合新能源权益装机容量达到4778MW,同比增长18%。其中,光伏权益装机容量从2024年上半年的583MW,大幅提升60%至934MW,成为关键的增长引擎。这种结构性突破直接驱动光伏权益发电量同比增长28%至604GWh。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光伏电站净利润同比增长59.7%,在光伏产业链整体仍面临盈利承压的背景下,协合新能源的光伏电站还能够实现盈利能力提升,本质上还是公司始终坚持以质量为先、效率为纲的准则,选择个体IRR优异、抗风险能力强劲的光伏项目推进开发,通过精准的项目筛选筑牢盈利根基。

当然,精细化运营能力也是协合新能源保持韧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方面,公司通过加强设备治理,将设备故障损失电量压缩40%,提升经营效率。同时面对融资环境波动,公司将综合融资成本压缩至3.63%,较去年同期下降35个基点。成本管控与现金流优化双管齐下,推动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增长22.5%至10.41亿元,保障公司在行业承压之际的高质量经营底色。

另一方面,协合新能源着眼于电力营销并加强绿电交易、绿证销售等业务,推动自身从单纯的电站开发商向绿电服务商转型。

报告期内,公司绿电交易电量同比增长26%,绿证单证均价达到北交所披露均价的2.07倍。

这一系列成果,不仅是协合新能源战略转型的生动注脚,更印证了其在行业调整期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的前瞻布局,为后续在行业新发展阶段抢占先机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新增长动能不断涌现

面对国内市场的阶段性挑战,协合新能源将视野投向全球市场。

上半年,协合新能源在非中国市场斩获152.5MW光伏及300MW储能项目,进一步巩固了公司整体业务基本盘,降低了单一市场需求波动带来的影响,为公司构建起穿越区域周期的业务韧性。

其中,针对经济发达的、成熟的电力市场和地区,公司通过签署高质量的长期购电协议(PPA),锁定固定电价规避市场化电价波动风险,保障较长期限现金流的可预见性,形成“建设即盈利”的良性循环,并储备一批可融资性强、资产质量确定性高的资源,为海外市场业务构筑起稳定的收益“压舱石”。

能够支撑公司全球化布局的,是资本运营的协同升级。

今年2月份,公司启动了新加坡二次上市,这不仅拓宽了美元融资渠道,更大大提升了公司国际项目的授信能力。此外,通过新加坡二次上市,协合新能源有望引入ESG偏好型长线资金,还探索发行REITs盘活存量资产,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率。

此外,公司计划布局筹建私募股权基金,利用自身设计、运维经验赋能被投企业,实现资产管理提质升级。同时,公司积极布局虚拟电厂等新兴业务,既能与发电主业形成协同,又能为自身带来新增长点。

这一系列布局,正逐步将公司从资本消耗型增长转向价值创造型增长,有效降低了整体财务杠杆,提升了资本回报率。

三、结语

协合新能源的半年答卷,印证了其在行业变革期以“运营韧性+战略前瞻”构建竞争壁垒的能力。

高质量发电资产扩容、持续压缩度电成本、全球化项目筛选体系,共同构成其对抗周期波动的三重护城河。而绿证溢价交易能力与国际融资平台的搭建,更凸显其差异化战略眼光。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绿证国际互认提速及全球降息周期深化,公司聚焦“高确定性收益资产”的策略有望进一步释放效能。在能源转型的长周期叙事中,此类兼具技术厚度与战略弹性的企业,值得长期关注。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