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以“停止资助俄乌冲突”为由,威胁对印度商品追加25%惩罚性关税时,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的炼油商们立即陷入了慌乱。但对于总理莫迪而言,这场危机更残酷地揭示了两个现实:居高不下的石油进口账单,以及在极端动荡时代走地缘政治钢丝的巨大风险。
评级机构ICRA数据显示,随着俄罗斯原油折扣收窄,印度在截至3月的财年仅节省了38亿美元石油采购成本。但对比鲜明的是,2024年印度对美出口商品价值高达870亿美元。
咨询公司Vanda Insights创始人范达娜·哈里(Vandana Hari)断言:“印度从俄罗斯的石油进口归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有人都明白特朗普意在施压普京,但把枪架在印度肩膀上的做法令新德里极为反感。”
目前印度政府正面临艰难抉择:若屈服于美方威胁,将危及印俄超越能源的长期关系,并丧失至关重要的财政缓冲空间;若顶住压力继续采购,则可能遭受经济直接打击,并恶化与最大贸易伙伴的关系,风险远大于潜在收益。
理论上,供应充足的石油市场加上缩水的乌拉尔原油折扣,为莫迪提供了彻底摆脱俄油的操作空间。俄罗斯原油的折扣确实有所缩小。5月份,印度买家从俄罗斯进口原油的单价比从沙特进口的原油单价低了4.50美元。这一降幅远不及2023年时的水平,当时两者价差曾超过每桶23美元。
但现实可能截然不同——随着主要反对党和执政党成员纷纷谴责美国手段,民族主义情绪正在发酵。能源分析师指出,即便没有正式制裁,印度业界也尚未出现系统性转向迹象。
历史性转折发生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七国集团实施的60美元/桶价格上限,意外促成俄油在印度进口占比从近乎零飙升至37%(数据公司Kpler统计)。政府官员辩称,此举既避免供应短缺,又平抑了油价,而美国财政部去年访印时还曾公开认可该机制是“印度以折扣价获取俄油的渠道”。他们当时强调,重点在于确保供应,不会采取任何措施限制印度的石油采购。
特朗普突然转变立场却未实施新制裁的做法令印度政府措手不及。官员警告称,若彻底排除俄罗斯,全球油价可能从当前水平翻倍。这一警告让人联想到2022年的剧烈波动。不过欧佩克增产使油价跌破70美元,客观上为印度减少俄油进口创造了窗口期。
荷兰国际集团大宗商品策略主管沃伦·帕特森(Warren Patterson)算了一笔账:“对比印度对美贸易额与俄油采购节省成本,答案显而易见——谁会为省几十亿美元赌上870亿美元出口?”
资本经济公司(Capital Economics)的希兰·沙阿(Shilan Shah)补充道:“更换供应商的经济成本其实不高,这更像是政治抉择。印度不愿被视为向特朗普低头,毕竟印俄有着悠久的贸易纽带。”
若关税最终落地,真正的麻烦或将转嫁给俄罗斯生产商——他们需要为印度每日180万桶的采购量寻找新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