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盘,人脑工程板块表现活跃,截至发稿,三博脑科涨超13%,爱朋医疗涨超11%,创新医疗涨停,翔宇医疗涨近10%。
消息面上,工信部等七部门近日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其中还提出,突破关键脑机芯片。研发用于植入脑机接口的高精度手术机器人,突破亚微米级精度控制与动态调整技术,提升区域精准实时成像与三维重建能力。
近些年来,在Neuralink的推动下,脑机接口技术日益成为市场瞩目的未来技术,大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2023年5月,马斯克旗下的Neuralink表示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公司进行人体试验的计划。同年9月,Neuralink正式宣布已经获得独立审查委员会的批准,可以向瘫痪患者大脑植入设备,开展首次人体试验。
2025年6月,Neuralink召开发布会,宣布全球已经有7人植入了N1设备,多数患者实现了生活的改善。公司计划四季度在言语皮层植入芯片,未来植入芯片的电极数量到2026年将增加至3000个,2027年则提升至1万个,2028年甚至达到2.5万个。Neuralink计划实现“全脑接口”,这将为大脑、外部设备搭建高宽带连接通道。
此前中概股脑再生科技备受关注,公司主要是开发用于治疗神经认知障碍特别是ADH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和ASD(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药物。5月上旬,脑再生科技宣布,公司新一代神经调控芯片通过FDA临床试验审批,公司将与顶尖医疗机构梅奥诊所合作研究帕金森病治疗。
日前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与相关企业合作,成功进行了国内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进行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的国家。
方正证券研报称,“人工智能+”驱动医疗产业革命性发展,脑机接口、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创新设备加速落地和应用拓展。脑机接口(BCI)商业转化持续加速,受国内监管审批对安全、伦理的高要求,以及产业发展优先推进庞大康复患者群体驱动,国内非侵入式在医疗康复、情绪管理等领域加速落地应用,市场前景广阔;同时侵入式脑机接口目前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25年成功开展首例临床。国产企业加速自研与合作布局。同时,医保支付端也在持续完善付费体系建设,驱动中国脑机接口市场拓展。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手术机器人也实现了与AI、5G远程等技术的融合升级,而且在老龄化、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驱动下,终端对手术机器人的需求不断提升,预计到2030年我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700亿元。
重点公司介绍:
三博脑科:专注于脑科疾病诊疗,在脑部手术机器人和智能诊疗系统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翔宇医疗:致力于康复医疗器械研发和生产,在神经康复设备领域布局深入,产品线完整。
创新医疗:深耕神经医学领域,在脑部疾病治疗和康复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医疗服务体系完善。
爱朋医疗:专注于疼痛管理和神经调控领域,在脑部电刺激治疗设备研发方面具有技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