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锅圈(02517.HK)何以成为“寒冬”里的逆势增长样本?

2025-08-08 16:29:57
格隆汇
格隆汇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其“慢下来”打磨内核,将短期增长焦虑转化为长期价值沉淀,并在寒冬里种出新的火种。

从当前披露的财报数据来看,消费企业俨然迎来了大面积寒冬,一众龙头企业的中期财报“亮红灯”,高端与大众消费品牌龙头同时失速。餐饮领域也是整体承压,面临竞争加剧、利润下滑等挑战,不乏老牌餐饮闭店。

种种现象共同指向一个清晰的现实:上半年餐饮企业的增长之路更为艰难,也更显珍贵。 

在这样的背景下,锅圈交出的增长答卷尤为值得关注。逆势之下,其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升,并且均实现上市以来最大幅度增长,展现出强劲的破局力和新的增长范式。 

也由此值得探讨,锅圈都做对了什么?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我们不妨结合财报和业绩交流会上透露的关键线索来试着解码这些问题。

1、以老店带动业绩高增长,锻造更优的价值内核

从财务数据具体来看,上半年锅圈实现营业收入32.40亿元,同比增长21.6%;净利润为1.90亿元,同比增长122.5%,在规模较快扩张的同时显著提升盈利能力。相应的,锅圈的净利润率也提升至5.9%,较去年同期的3.2%增长2.7个百分点。

这份亮眼表现的背后,亦蕴藏着三大深层亮点:

其一,锅圈在客单价“天然下滑”的情况下,通过老店业绩的提升推动了整体业绩高增长。 

回望来看,过去两年锅圈面对客单价天然下降的挑战主动踩下扩张刹车,将精力向老店运营倾斜。到今年上半年,锅圈新店增长仍相对较慢,全国门店总数为10,400家,较去年同期净增740家,而其业绩高增长,恰恰印证了老店运营的显著突破。

同样,这也意味着,锅圈找到了这一挑战下的有效破局方案,有能力开启门店扩张的新篇章——在提升老店运营能力、筑牢效率根基后,快速推动高质量门店的扩张。

其二,锅圈的管理成本、经营成本及营销成本占比集体下降,规模效应显现,为夯实成本优势和提升盈利能力带来了更多空间。 

在规模效应上,锅圈在覆盖固定成本后边际成本持续摊薄,新增营收向利润的转化效率大幅提升。这也是为什么,上半年其盈利能力能够显著提升。

还可以预见,未来锅圈的盈利能力指标亦有望因此稳步提升。

其三,锅圈的净利率达到5.9%背后,验证了其餐饮零售的逻辑。 

根据这一数字,锅圈的净利率远超传统超市、便利店的平均水平。参考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4年超市便利店行业报告》,行业平均净利率为3.8%,其中连锁品牌加盟店的利润率比自营店高2.3个百分点。

同时,如前文提到的逻辑,锅圈的净利率有望稳步提升,也将进一步拉开与传统超市、便利店的差距。 

显然,相比之下锅圈的盈利水平更贴合餐饮零售。 

由此看到,锅圈的这份业绩实则具备一定里程碑意义,通过对老店的深耕锻造出更优的价值内核。 

2、战略升维驱动业绩突破,效能释放才刚刚开始

从战略视角来看,锅圈的业绩增长是战略升维的结果,同时其还在持续升维中,释放积极的发展预期。

在上半年,锅圈稳步推动“社区央厨”战略,通过产品创新、供应链赋能等协同深化这一战略定位,同步围绕即时零售、会员生态等战略展开布局,培育新增长点,整体提升门店经营能力。 

其中,产品创新方面,锅圈坚持“质价比+多场景”导向并显著加快节奏,上半年累计推出175个新SKU,形成丰富的重点产品组合,涵盖“毛肚自由Plus套餐”、“烧烤露营集装箱套餐”、“牛排套餐”等,以及推出NFC果汁、茶味精酿等饮品新品,深化“吃+喝”多消费场景的服务能力。

供应链赋能方面,截至上半年锅圈已建成7家自有工厂,年内新增1家自有工厂,推动自产占比持续提升,从而增强品质管控,提升上游议价能力与定制开发、物流配送效率,扩大品质、成本、效率三重竞争优势。

即时零售布局方面,锅圈已形成全方位的即时零售门店网络,提供出全渠道、全时段的在家吃饭解决方案。包括锅圈上半年完成了超过2000家零售门店的智慧化、无人化改造,以24小时服务加强对夜宵等消费场景的覆盖。

再聚焦会员生态来看,锅圈依托数字化手段等为会员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服务,并与其建立起深度链接,推动生态扩张。截至上半年,其注册会员数量突破5030万,同比增长62.8%;预付卡预存金额达5.9亿元,同比增长37.2%,较整体业绩展现出更强的爆发力。

这些布局也让锅圈成功构建起一套“人群扩张- 频次提升-价值沉淀”的完整闭环,全面注入业绩增长动能。比如通过多场景产品、全方位服务拓宽人群边界,提升消费频次,叠加会员运营转化出更多高频次、高客单价的人群,提升用户生命周期价值。

展望未来,锅圈在财报中提到将夯实门店运营、社区央厨、会员生态、即时零售等既有战略,以及在策略层面全面拓展销售网络,继续扎根下沉市场,覆盖更多在家吃饭场景等。可见其将在此前形成的高质量发展基础上稳步进阶,推动战略效能加速释放。 

另外,结合业绩交流会上的内容,笔者进一步梳理其发展线索与图景:

1)重启加速拓店,以精细化的店型矩阵匹配场景

在有效突破客单价天然下降的挑战后,锅圈为规模化扩张扫除了障碍,在此节点宣布下半年将加速开店。 

并且,锅圈将在四个不同场景下同时开拓,以精细化的店型矩阵匹配场景,包括传统社区门店,农贸场景的肴肴领鲜,社区中餐到家场景的锅圈小炒,以及面向乡镇的BC一体化、电仓一体化的新乡镇门店。 

其中,从锅圈小炒来看,这一店型计划采用小店模式,配备自研智能炒菜机以及标准化食材包和自有工厂酱包、料汁包,用5分钟做出带有烟火气的菜品。在此基础上,其将为消费者提供多元的选择,以200道新鲜现炒覆盖早、午、晚、夜宵一日四餐;支持“门店现做”或购买标准包回家自制,而价格预计不到普通饭店的一半。

这意味着其能够同时满足新鲜健康、好吃不贵、高效便捷的需求,竞争力不容小觑。

在门店扩张方面,锅圈透露一旦模型跑通,开店速度将呈现其最快时期的状态。

从新乡镇门店来看,其对应的是中国版的山姆店模型,门店售卖大包装的蛋白质食材及冰淇淋饮品、预制食材,满足乡镇老百姓对多样化蛋白质食材的需求,同时兼具To B供应链服务与To C零售功能。

上半年,锅圈新开270家乡镇门店,单店收入已与县城店持平,且展现出更大增长潜力。其核心在于用优质食材激活农村消费等,同时中国有4万个乡镇,65万个行政村,目前有较大的探索空间。

2)围绕在家吃饭潜在需求持续深耕,丰富解决方案

锅圈透露,下半年计划扩大“火锅自由”,包括将首次推出家庭商务火锅,满足更多群体的消费群体,并实现“到店海底捞,回家锅圈”的消费者认知。

同时,锅圈也在推动酒水饮料的布局,通过从“吃”向“喝”的战略延伸,满足消费者在餐饮场景下的配套需求,而且计划推出“酒饮便利店”新店型。不同于传统超市的逻辑,这一店型以“功能+场景”为核心逻辑,围绕解腻、解辣、代餐饮品、健康果汁品类来布局,并均以自有品牌发展,实现自主定价与产业链运营。

这也有助于锅圈打造一站式餐饮解决方案,以及强化其社区央厨定位和质价比优势。

3)多维打造新增长点,加码会员运营,推动海外探索 

锅圈亦在其他多个战略方向上埋下增长伏笔,比如加码会员运营,推动海外探索,共同支撑长期增长。

会员方面,锅圈计划在今年快速加强团队建设,做好6 000万会员的体系建设,并强化会员的“价值深耕”——将会员培育为“铁粉”,实现从“个体”到“家人”的渗透,即通过一个会员延伸覆盖整个家庭的在家吃饭需求,提高复购和频次。

出海方面,锅圈当前虽仍以国内市场开拓为业务重心,但已同步启动海外探索,为三年后的市场空间提前铺路,储备新增长曲线。为此,锅圈已成立两支团队,一支团队面对东南亚的越南、泰国、柬埔寨市场进行考察,另一支到欧洲市场,以Picard模型来探索“欧洲版锅圈”。同时,其也在考察一些在东南亚出海的餐饮品牌,探索采取投资并购的可能性。 

结合这些线索也可以看到,锅圈的战略布局呈现出由点及面的生态化逻辑,也始终贯穿着两条核心主线:对“家庭饮食”的全面覆盖,效率的持续进化。在这样的预期下,其远景或将持续向以“家庭餐桌”为核心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演进,深度嵌入家庭的饮食规划与生活方式。 

3、结语 

总的来说,锅圈用一份优异的答卷检验了自身战略的正确性,让市场看到一个更具想象力的锅圈。其“慢下来”打磨内核,将短期增长焦虑转化为长期价值沉淀,并在寒冬里种出新的火种。

也值得期待,这家餐饮零售新物种未来究竟将如何发展,甚至影响餐饮零售的形态。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