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长江证券一纸公告,宣告了持续一年多的股权变更正式落地:湖北能源、三峡资本分别将所持9.58%、6.02%股份协议转让给长江产业集团,合计8.63亿股已于8月6日完成过户。至此,长江产业集团直接持股比例升至17.41%,成为长江证券第一大股东;湖北能源、三峡资本彻底退出股东名单。
这场易主并非突如其来。早在2024年3月,湖北国资旗下的长江产业集团就谋划受让上述15.6%股份,并与部分股东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今年3月,该事项获证监会受理;6月6日,证监会正式核准长江产业集团成为长江证券主要股东。此外,长江产业集团承诺,股份锁定期60个月内不转让、不质押;锁定期满后,若质押比例超过所持股份的50%,将自动放弃相关表决权,以示长期扎根决心。
股权更迭之时,长江证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半年报答卷。7月15日,公司预告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6.52亿至18.1亿元,同比增长110%–130%。
如果把视野放宽,长江证券的易主只是地方国资“扫货”券商的缩影。多家地方国资已入主或计划控股券商:北京国资以85.01%股权控股瑞信证券,后者已更名为北京证券;东莞国资通过受让锦龙股份所持3亿股,将东莞证券持股比例从55.4%提升至75.4%;重庆渝富控股接手西南证券29.51%股份,成为控股股东;辽宁交投获批受让中天证券13.48%股权;山东财金以35%持股比例成为德邦证券单一最大股东,且通过与济南金投、济南科金、历下财鑫、历下城发产投等4名股东建立一致行动关系,并借助山东华宸基石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的股权纽带,山东财金及其一致行动人最终对德邦证券形成总计47.74%的控股股权合力。
更多与证券业有关的股权变更还在推进中,如东北证券第一大股东亚泰集团拟出售持有的29.81%的股份给长发集团和长春金控;西部证券拟收购国融证券64.60%股权;财股份筹划换股吸收合并大智慧;国盛金控吸收合并国盛证券获核准,后者将解散并由前者承接业务;长城国瑞证券、东兴证券、信达证券等券商实控人变更为中央汇金的申请获证监会核准。
从外资退出到国资接盘,从民营让渡到地方加持,券商股权版图正在重塑。长江证券的落槌,不仅意味着湖北国资在金融领域的再下一城,也折射出地方国资对金融牌照与资本市场话语权的日益重视。未来五年,伴随长江产业集团“锁定”17.41%股权,这家老牌券商将在湖北国资的加持下,深度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同时继续面临行业竞争与监管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