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受宁德时代枧下窝锂矿停产消息影响,“反内卷”主题电池板块迎来大幅反弹,锂矿概念领涨两市,碳酸锂期货所有合约均冲击涨停,其中主力合约(2511)涨幅8%。
二级市场上,板块代表性的电池ETF(561910)早盘持续震荡拉升,截至发文涨幅1.74%。资金面持续活跃,近10日该ETF已获8894万元资金净申购,近20日资金净流入额升至1.4亿元。
成份股方面,新宙邦、富临精工涨近7%,天华新能、珠海冠宇、科达利涨逾3%,科华数据、科士达、五矿新能、亿纬锂能、盟固利、天赐材料多股跟涨。
【锂矿停产靴子落地,锂价有望走高】
消息面上,周末行业传来利好消息,全固态锂电池关键难题被突破,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携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依托中国先进研究堆,利用中子深度剖面分析技术,精准揭示全固态锂电池传统单层正极的关键缺陷。
此外,宁德时代枧下窝锂矿停产。有消息称,该矿山采矿端将于8月10日起停产,且短期内没有复产计划。市场也普遍认为,周一(8月11日)开盘,碳酸锂期货和相关股票将有所反应。
令据注意的是,江西多个锂矿或因矿证审批流程也面临停产可能,或导致每月7000至8000吨碳酸锂当量受到影响。叠加9-11月传统旺季供需更紧,多重因素或推高碳酸锂价格。
SMM统计,7月碳酸锂产量8.15万吨,其中辉石锂4.5万吨、云母锂 1.8 万吨、盐湖锂 1.2 万吨、回收 0.6 万吨,若上述停产全部落地将影响月度产量万吨以上,将导致市场月度级别供给短缺,年度平衡表来看,2025年过剩量从17.1 万吨下修至约14万吨。
东吴期货表示,江西矿端扰动预期强化,推动盘面上涨。若矿端停产走向现实,则内年供需过剩格局将大幅的改善,叠加积极的市场情绪,锂价有望进一步走强。关注产业链政策以及宏观市场情绪。
中信建投分析称,若停产时间持续到2026年全年,2026 年过剩量有望降至10万吨以内的紧平衡状态。消费旺季临近,供给收紧需求走强,或导致短期锂价大幅上扬。
【机构看好固态电池产业周期与技术进步共振】
中长期看,机构多看好固态电池产业周期与技术进步共振。
财通证券认为,2025年以来,固态电池技术持续获突破,多家车企计划于2027年左右开始搭载全固态电池,行业产业化进程加快。随着中试线的陆续落地以及锂电扩产周期的重启,设备企业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看好固态电池产业周期与技术进步共振。
招商证券认为:
1)固态电池是锂电行业发展的大方向,锂电行业对高能量密度与绝对安全性的追求是持续不断的;
2)固态电解质是固态电池最大的材料变化,早年固态电池氧化物、聚合物、硫化物多种路线齐头并进,目前逐渐向硫化物路线收敛;
3)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近几年全固态电池发展显著加速,主流参与者纷纷开始大力度投入。此外,eVTOL、机器人等新兴市场,也带来了固态电池的边际需求。
【电池ETF(561910),助力布局电池“反转行情”】
资料显示,电池ETF(561910)跟踪CS电池指数,“固态电池”概念股占比高达近四成。指数覆盖电池主题全产业链上市公司,包括上游材料及资源、中游电池制造及组件、下游应用以及设备回收相关标的。前十大成份股覆盖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格林美、欣旺达、 国轩高科等行业龙头,龙头特征鲜明,技术壁垒高、成长性与弹性均较高。
估值端看,跟踪的CS电池指数PE估值24.77倍,处以上市以来14.9%分位点水平,板块低估价值显著。
行业配比角度看,成分股“含固量”超四成。前十大重仓股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这些有一半深度布局固态电池,覆盖核心龙头标的。
业绩端看,宁德时代中报净利大增33%,叠加全球储能需求大爆发,板块望迎估值、业绩双修复。此外,固态电池的应用场景远超想象:不只是电动车,飞行汽车(孚能已供货)、人形机器人(特斯拉Optimus刚需)、大型储能电站(不起火特性是刚需)等,未来成长潜力巨大。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