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11日 14:16,恒生科技指数(HSTECH)下跌0.18%。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比亚迪电子(00285)领涨6.64%,小鹏汽车-W(09868)上涨5.04%,哔哩哔哩-W(09626)上涨2.02%;华虹半导体(01347)领跌4.59%,金蝶国际(00268)下跌3.79%,携程集团-S(09961)下跌2.37%。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上涨0.13%,最新价报0.75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8月8日,恒生科技指数ETF近1月累计上涨4.49%,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10。
流动性方面,恒生科技指数ETF盘中换手8.09%,成交1.98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8月8日,恒生科技指数ETF近1年日均成交2.69亿元。
消息面上,8月10日消息,小鹏汽车7月新增自营充电站86座,包括5座S5超快充站、77座S4超快充站等。截至8月1日,其自营充电网络已布局超2440座自营站、13200枪充电桩,覆盖430座城市。8月11日,工信部官网公示了小鹏首款增程车型X9的申报图。新车采用鲲鹏超级电动体系,基于全域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预计今年第四季度上市。
中银国际研报认为,随着港股通制度的不断深化,内地南下资金已成为港股市场重要增量资金来源,特别偏好中概股这类具有中资背景、符合新经济方向的标的。相较于美股对中概股在信息披露、审计合规等方面的制度性打压,港股被视为更具制度包容性与政策安全感的资本港湾,因而形成一定的估值溢价预期。从成交净买入金额来看,大型科技股均获得南向资金加仓。其中,阿里巴巴-W本周获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最高,达到33.39亿港元,已连续4周获南向资金持股量增长,最新持股量为15.79亿股,占港股总股数的8.26%。另外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中芯国际净买入金额均在10亿港元以上。
规模方面,恒生科技指数ETF最新规模达24.30亿元。
份额方面,恒生科技指数ETF最新份额达32.84亿份,创近1年新高。
资金流入方面,恒生科技指数ETF最新资金净流入74.77万元。拉长时间看,近5个交易日内有4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3420.74万元,日均净流入达684.15万元。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恒生科技指数ETF最新融资买入额达892.77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2.67亿元。
截至8月8日,恒生科技指数ETF近3年净值上涨30.49%。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8月8日,恒生科技指数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3.70%,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23.01%,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7.44%。
截至2025年8月8日,恒生科技指数ETF近1年夏普比率为1.63。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8月8日,恒生科技指数ETF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54%。
费率方面,恒生科技指数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5%。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8月8日,恒生科技指数ETF近3年跟踪误差为0.047%,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从估值层面来看,恒生科技指数ETF跟踪的恒生科技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21.22倍,处于近5年16.14%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5年83.86%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恒生科技指数ETF紧密跟踪恒生科技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代表经筛选后最大30间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8日,恒生科技指数(HSTECH)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腾讯控股(00700)、网易-S(09999)、阿里巴巴-W(09988)、小米集团-W(01810)、快手-W(01024)、美团-W(03690)、中芯国际(00981)、京东集团-SW(09618)、比亚迪股份(01211)、理想汽车-W(02015),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8.93%。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场外联接(博时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A:014438;博时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014439)。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 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