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海西新药创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西新药”)在港交所提交的上市申请,华泰国际、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公开资料显示,海西新药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制药公司,集研发、生产及销售能力于一体,具备在研创新药的管线。
据了解,目前海西新药已就14款仿制药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其中4款入选国家带量采购计划、4款入选省级带量采购计划,此外还有5款处于ANDA(简化新药申请)阶段。
业绩持续爬坡,盈利能力优异
在业绩表现上,海西新药营收快速提升。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1亿元、3.2亿元和4.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8.2%。2025年前五个月收入达到2.5亿元,同比增长38.0%。
在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4年,公司毛利分别为1.7亿元、2.6亿元及3.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0.0%,对应的毛利率分别为80.1%、83.3%及83.0%。2025年前五个月的毛利2.1亿元,同比增长39.0%,对应的毛利率为84.0%。
2022年至2024年,海西新药净利润分别为6898万元、1.2亿元及1.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0.4%,净利率分别为32.4%、37.1%及29.1%。
2025年前五个月的纯利更是达到9021万元,同比增长36.2%,净利率为36.2%。
截至2025年6月30日,海西新药现金及其等价物为3537万元。流动负债总额为1.6亿元,流动资产净值为2.3亿元。
多只药品入选VBP计划,市场份额靠前
招股书显示,海西新药目前共有14款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仿制药,其中4款入选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VBP)计划。分别是安必力、海慧通、瑞安妥、赛西福。
其中安必力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入选第四批国家VBP计划,灼识咨询资料显示该药物在中国以25.7%的市场份额在其产品类别中排名第二。
海慧通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及高胆固醇血症,入选第八批国家VBP计划,在中国以59.3%的市场份额在其产品类别中排名第一。
瑞安妥用于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入选第五批国家VBP计划,在中国以16.7%的市场份额在其产品类别中排名第二。
赛西福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青少年慢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盘状红斑狼疮,入选第二批国家VBP计划。
招股书显示,除了获批及商业化的仿制药外,海西新药还有5款处于ANDA阶段,用于治疗癫痫、高血压、电解质补充、脑功能障碍及外周血循环障碍性疾病以及轻度至重度疼痛,预计将于2025年或2026年获得上市批准。
上百名科研人员助力,行业未来可期
招股书显示,海西新药凭借逾十年的经验,已建立一个涵盖整个药物研发周期的研发团队,包括药物化学、制剂、临床前研究、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临床运营及法规事务。
目前公司研发团队由112名研究人员组成,其中约27%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研究团队的主要成员在医药行业平均拥有19年的经验。
公司在全球获授36项专利,其中包括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以及29个欧洲国家等海外管辖区获得的17项专利。
招股书披露显示,按销售收益计,预计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将由2024年的人民币17,816亿元增长至2032年的人民币29,14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6.3%。
其中,创新药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4年的人民币10743亿元增长至2032年的人民币2040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8.3%,而仿制药及生物类似药的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4年的人民币7073亿元增长至2032年的人民币874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7%。
江海证券在最新的医药相关的研报中表示,第十一批集采规则优化,避免企业过度低价竞争,保障产品质量与企业合理利润空间。对于具有成本优势、产品质量过硬的仿制药企业而言,有望凭借合理报价中标,扩大市场份额。同时,促使企业向创新转型,推动行业结构优化升级。
从行业整体来看,创新驱动与国际化成为发展主基调。随着政策对创新药支持力度加大,以及国内药企研发实力提升,创新药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增强。同时集采常态化下,行业加速洗牌,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