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围绕“高端零食第一股”良品铺子控制权的争夺战,正随着10.23亿元诉讼标的的曝光而进入白热化阶段。8月13日晚间,良品铺子发布公告披露,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宁波汉意”)因“一女嫁二夫”式股权转让,被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轻工”)诉至法庭,诉讼标的由原定的9.96亿元微涨至10.23亿元。更令市场担忧的是,广州轻工已申请冻结宁波汉意所持的7976.4万股良品铺子股份,而长江国贸此前通过协议受让取得的上市公司控制权,或因这场官司再生变数。
诉讼核心:9.91亿股份转让协议与违约追责
根据公告,广州轻工的诉讼请求直指宁波汉意“违约转让”。2025年5月,广州轻工与宁波汉意签订《协议书》及《附生效条件的股份转让协议》,约定宁波汉意以每股12.42元的价格,向广州轻工转让其持有的良品铺子7976.3962万股股份(占总股本19.99%),交易总价款9.91亿元。然而,宁波汉意未在约定时间(2025年5月29日)前完成股份过户,广州轻工遂将其告上法庭,要求:
1. 强制履约:判令宁波汉意立即办理股份过户手续;
2. 违约金追偿:按每日万分之五的标准支付迟延违约金,截至2025年7月31日已累计3170.14万元,并持续计算至过户完成;
3. 损失赔偿:包括诉讼保全损失87.52万元、律师费5万元;
4. 诉讼费用承担:案件受理费、保全费等由宁波汉意负担。
上述四项诉求合计标的额达10.23亿元。广州轻工同时申请财产保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冻结宁波汉意所持的7976.3962万股良品铺子股份,占其持股比例的100%,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9.99%。
控制权争夺:长江国贸“入主”或受阻
这起诉讼的背后,是良品铺子控制权的一场“暗战”。公开信息显示,宁波汉意原为良品铺子控股股东,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其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上市公司29.84%股份。然而,2025年4月,宁波汉意与长江国贸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向后者转让1.2亿股(占总股本30%),交易完成后长江国贸将成为新控股股东。
但广州轻工的突然“截胡”,让这场控制权转让陷入僵局。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广州轻工的诉求若获法院支持,宁波汉意需优先履行与其的股份转让协议,这将直接导致长江国贸无法按计划取得30%股份,控制权变更事项面临重大不确定性。截至公告披露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尚未确定开庭时间,而宁波汉意除正常应诉外,正在积极寻求与广州轻工和解,以化解争端。
业绩承压:市值蒸发300亿,半年预亏超7500万
控制权争夺的硝烟尚未散去,良品铺子的经营困境已浮出水面。7月14日,公司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7500万元至1.05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公司解释称,业绩预亏主要源于三方面压力:一是产品和门店结构优化调整导致短期成本上升;二是线上渠道流量费用攀升侵蚀利润;三是利息收入、理财收益及政府补助同比下降。
二级市场上,投资者正用脚投票。8月13日,良品铺子股价收报13.44元/股,较上市当日创下的340亿元市值巅峰(2020年7月,股价最高达86.75元/股)蒸发超84%,最新市值仅53.89亿元。股价低迷的背后,是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担忧:一方面,控制权争夺可能引发管理层动荡,影响战略执行;另一方面,休闲零食行业竞争加剧,良品铺子“高端化”定位面临盐津铺子、三只松鼠等品牌的围剿,业绩复苏前景不明。
行业视角:零食赛道“控股权争夺”频发,资本博弈加剧
良品铺子的案例并非孤例。近年来,休闲零食行业因增长放缓、利润承压,控股权争夺战屡见不鲜。2024年,盐津铺子大股东与二股东曾因战略分歧爆发“内斗”;2025年初,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与投资方也曾就公司发展方向产生分歧。分析人士指出,在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控股权成为影响企业战略转型的关键变量,资本方与产业方的博弈将更加激烈。
对于良品铺子而言,无论诉讼结果如何,其都需尽快稳定控制权,并回答市场核心关切:如何在高端零食赛道构建差异化竞争力?如何平衡线上渠道的规模扩张与利润诉求?如何通过产品创新突破同质化困局?这些问题,或许比10亿诉讼本身更值得投资者关注。
风险提示:诉讼结果存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警惕三大风险
良品铺子在公告中明确提示,本次诉讼可能导致宁波汉意与长江国贸的控制权转让事项存在不确定性风险。结合公司现状,投资者需重点关注三大风险:
1. 控制权变更风险:若广州轻工胜诉,长江国贸入主计划或告吹,公司战略连续性受影响;
2. 股份冻结风险:宁波汉意所持19.99%股份被冻结,若后续被强制执行,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地位动摇;
3. 经营业绩风险:上半年预亏超7500万元,若下半年无法扭转颓势,全年业绩或承压。
截至目前,良品铺子尚未披露诉讼进展的后续时间表。这场涉及10亿标的、关乎“高端零食第一股”命运的争夺战,仍充满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