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18日 09:40,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HSSCPB)强势上涨1.39%,成分股亚盛医药-B(06855)上涨9.87%,联邦制药(03933)上涨3.88%,科伦博泰生物-B(06990)上涨3.55%,三生制药(01530),信达生物(01801)等个股跟涨。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上涨2.15%, 冲击4连涨。最新价报1.05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8月15日,港股创新药精选ETF近1周累计上涨6.22%。
流动性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盘中换手5.08%,成交2085.61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8月15日,港股创新药精选ETF近1周日均成交8036.98万元。
截至2025年8月18日 09:40,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强势上涨1.17%,成分股亚盛医药-B(06855)上涨9.87%,一脉阳光(02522)上涨8.90%,四环医药(00460)上涨8.39%,心泰医疗(02291),健康之路(02587)等个股跟涨。恒生医疗ETF(513060)上涨1.67%, 冲击4连涨。最新价报0.73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8月15日,恒生医疗ETF近1周累计上涨6.70%。
流动性方面,恒生医疗ETF盘中换手4.14%,成交3.28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8月15日,恒生医疗ETF近1月日均成交26.50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事件/资讯】
1)医保目录进展:国家医保局对“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名单正公示,公示期截至今天(8月18日);随后将进入专家评审与谈判阶段。此次同步推进“商保创新药目录”。
2)互联网医疗业绩驱动:京东健康公布2025年上半年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24.5%;Non-IFRS净利润35.7亿元,同比+35%。
3)银诺医药8月15日登陆港交所,公开发售超额认购约5,365倍,募资约6.83亿港元,主打超长效GLP-1。上市首日股价大幅上涨206.48%。
【机构解读】
政策主线:政策+BD双轮驱动。目录双轨(基本医保+商保创新药)意味着“能进医保走医保、谈不成进商保”的支付闭环雏形已定,释放“真创新更易放量”的信号;时间轴看,8月公示收官→三季度评审与谈判→10–11月结果发布,政策催化将贯穿3–4个月窗口。对A+H公司而言,已在公示名单内或具有新增适应症者,阶段性更易获得资金关注。
结构与节奏:业绩线与事件线叠加。创新药在医保/商保支付“双轨”与MNC数百亿美元级BD“干火药”共振下,中国创新药板块系统性重估仍在继续;互联网医疗(平台+药房/到家)在高增长与盈利改善带动下,是H股医药里相对收益的主赛道之一;设备耗材侧,带量集采在部分品类节奏持续,短线对单一产品依赖度高、议价能力弱的企业形成估值压制,但中长期关注出清后龙头份额提升与国产替代的结构性机会。
【相关ETF】
恒生医疗ETF(513060)及联接: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一键覆盖港股医疗保健(制药/器械/服务)核心资产。场外联接(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A:014424;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C:014425)。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聚焦港股创新药龙头与高研发属性标的
规模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最新规模达4.03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
资金流入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最新资金净流出203.59万元。拉长时间看,近5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1580.69万元。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8月15日,港股创新药精选ETF成立以来最大回撤5.45%,相对基准回撤0.11%。回撤后修复天数为3天。
费率方面,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8月15日,港股创新药精选ETF今年以来跟踪误差为0.116%,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旨在反映可经港股通买卖,业务与创新药研究、开发及生产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之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15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HSSCPB)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06160)、信达生物(01801)、药明生物(02269)、康方生物(09926)、石药集团(01093)、中国生物制药(01177)、三生制药(01530)、翰森制药(03692)、药明康德(02359)、再鼎医药(09688),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7.98%。
规模方面,恒生医疗ETF近1周规模增长4.23亿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3。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恒生医疗ETF本月以来融资净买额达109.62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2.30亿元。
截至8月15日,恒生医疗ETF近2年净值上涨50.45%,QDII股票型基金排名13/91,居于前14.29%。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8月15日,恒生医疗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8.34%,最长连涨月数为6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79.42%,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7.42%。截至2025年8月15日,恒生医疗ETF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0.64%,排名可比基金1/3。
截至2025年8月15日,恒生医疗ETF近1年夏普比率为2.42。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8月15日,恒生医疗ETF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58%,在可比基金中回撤最小。回撤后修复天数为43天。
费率方面,恒生医疗ETF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5%。
跟踪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8月15日,恒生医疗ETF近1年跟踪误差为0.060%,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从估值层面来看,恒生医疗ETF跟踪的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31.9倍,处于近3年17.41%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3年82.59%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恒生医疗ETF紧密跟踪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提供一项市场参考指标,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经营医疗保健业务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15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百济神州(06160)、信达生物(01801)、药明生物(02269)、康方生物(09926)、石药集团(01093)、中国生物制药(01177)、京东健康(06618)、三生制药(01530)、翰森制药(03692)、药明康德(02359),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03%。
(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恒生医疗ETF(513060),场外联接(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A:014424;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C:014425)。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一件捕捉中国创新药产业发展机遇。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中高 (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