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从“互联网+”到“AI+”,这只ETF让你先人一步

2025-08-19 07:54:54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将时针回拨到10年前,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

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

将时针回拨到10年前,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开启了中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大幕,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的转变,意味着从“广泛连接”迈向“数智赋能”,创新之变正在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

从“互联网+”到“AI+”:世界正在被重写

自 1960 年代半导体产业兴起伊始,人类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探索便开启了加速跃迁的进程。

从晶体管的微型化突破到集成电路的规模化应用,从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到互联网技术的全球铺展,历经数十年间多轮技术浪潮的叠加与共振,如今已构建起涵盖基础算力、网络基建、数据资源与应用生态的完整技术矩阵:

超级计算机与分布式云计算让算力突破物理边界呈指数级增长,5G网络与光纤通信编织起覆盖全球的高速信息通道,海量数据的产生与应用场景的拓展催生了数据驱动的新型生产要素,数字基建与开放平台则打通了技术与产业的连接渠道,更有全球顶尖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培养的专业人才梯队持续注入创新动能。

这些要素的深度融合与协同演进,最终将信息技术推至"人工智能"这一“最终幻想”。

而当AI技术真正下沉至传统产业的肌理之中,其释放的变革能量远超出常规技术迭代的范畴。

港口的无人化码头,机械臂昼夜不停,AI 视觉系统让集装箱装卸效率提升 40%;医院的 AI 影像读片,3 秒完成肺结节筛查,准确率达到三甲主任医师水平;“无人工厂”里,AI 质检系统 24 小时在线……

从制造业的智能产线重构到服务业的个性化服务升级,从农业的精准种植模型到医疗领域的辅助诊断系统,每一次AI与传统场景的深度融合都在重塑产业运行逻辑,催生出前所未有的商业模式与价值空间。这种变革的速度之快、渗透之深、影响之广,较之工业革命时期的机械化浪潮、信息革命初期的数字化进程,均呈现出跨越式的突破态势。

政策、资本、产业三线共振,更是让这场变革呈指数级放大。

2024年3月5日“人工智能+”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战略地位正式确立。在随后的一年左右时间,相关引导政策加速出台,政策会议的表述逐步加重加深,从“开展”到“加速推进”逐渐演变至“深入实施”;全球 AI 资本开支 2025 年预计同比再增 35%,算力、算法、数据三大要素成本曲线集体下探;中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已占全球 51%,AI 消费级硬件市场规模 2024 年突破 1.17 万亿元,2030 年直指 2.5 万亿元。 ……(资料参考:东吴证券,《落实“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2025/7/13)

大厂资本开支持续发力(单位:十亿美元/季度)

如果说 2015 年的“互联网+”是“连接红利”,那么 2025 年的“AI+”就是“智能红利”。前者让信息流动,后者让知识沉淀;前者重塑渠道,后者重塑生产函数。十年一跃,“AI+”已成为中国升级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抓手,或将为投资者打开了下一个“黄金十年”的大门。

科创 AI :把中国硬核的 AI 资产“打包”给你

面对AI产业的星辰大海,普通投资者该如何精准布局?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950180)给出了专业答案。

这个指数的诞生本身就含金量十足——从科创板这个"硬科技"主战场中,精选30只市值大、技术强的AI核心标的,覆盖了"算力+技术+应用"全链条,堪称中国AI产业的"尖子班"。

细看指数构成,其"硬科技"特色扑面而来:

指数聚焦人工智能的大方向,包括智能算法研发、智能硬件制造、人工智能应用等多个关键领域,覆盖了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产品-场景"闭环。截至目前,指数中,半导体权重占比高达48%,前十大成分股中9家为硬件公司。

(数据来源:Wind, 中证指数,数据截至2025年7月31日。前十大成分股仅作为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客观展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换句话说,指数紧紧扣住了 AI 价值链最关键的“算力+硬件”环节——这是 AI 世界的“铲子”和“卖水人”。

从结果看,“精选+硬核”也带来了不错的超额收益。

最近一年,科创 AI 指数累计上涨 73.15%,跑赢沪深300及同类主题中证人工智能指数;指数预期增速高度突出,未来三年有望保持相对较高的预期增长,且研发费用占比领先同类,高投入正在转化为高成长。

科创人工智能 ETF 汇添富(认购代码: 589563,交易代码:589560)则把指数的优势转化为可交易的资产,为投资者提供了独特价值:

首先是"一键配置"的便利性。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研究AI芯片的技术路线、判断大模型的商业化前景、跟踪智能制造的订单情况,门槛不可谓不高。而通过这只ETF,就能实现对30家AI龙头的分散投资,既避免了个股选择的"踩雷"风险,又完整捕获了产业成长的β收益。

其次是"硬科技赛道"的稀缺性。全市场AI主题基金不少,但科创AI指数兼顾软硬件,聚焦于“算力+技术+应用”,集中的持股或能使产品阶段性表现锐度更高。这种差异化定位,使得该ETF在AI投资工具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最后是"天时地利人和"。站在2025年的门槛上回望,每一轮技术革命都催生了伟大的投资机会。今天,人工智能正在书写新的历史,海内外产业链的共振、庞大的应用场景、坚定的政策支持,国产AI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十年前,我们相信“互联网改变生活”;今天,“AI 重塑世界”又一次证明了技术创新的无限可能。

未来已来,上车就现在。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资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的其他基金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人应当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本基金属于较高风险等级(R4)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成长型(C4)及以上的投资者,客户-产品风险等级匹配规则详见汇添富官网。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本产品由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中证”)编制和计算,其所有权归属中证及/或其指定的第三方。中证对于标的指数的实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特殊目的的适用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不因标的指数的任何延迟、缺失或错误对任何人承担责任(无论是否存在过失)。中证对于跟踪标的指数的产品不作任何担保、背书、销售或推广,中证不承担与此相关的任何责任。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历年(2023-2024)及2025上半年表现分别为:12.68%、32.36%、11.90%,数据来源于Wind,截至2025/6/30。本宣传材料所涉任何证券研究报告或评论意见在未经发布机构事前书面许可前提下,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所涉相关研究报告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咨询,或任何明示、暗示的保证、承诺,阅读者应自行审慎阅读或参考相关观点意见。具体发行时间以公告为准。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