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18日(星期一)收盘,港股三大指涨跌不一。盘面上,国防军工、日常消费零售、耐用消费品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有色金属等板块跌幅居前。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震荡收跌。
ETF方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18日收盘,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全天成交额达3.26亿元,该基金本月以来日均成交额达4.46亿元。
港股红利指数ETF(513630)最新规模123.80亿元,最新份额80.93亿份,规模居Wind跨境策略指数ETF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加上场外指数基金——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基金(A/C份额代码:005051/005052),摩根旗下跟踪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的产品总规模超157亿元(wind数据显示,该场外指数基金截止2025.6.30规模为33.41亿元)。
截至2025年8月18日收盘,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SPAHLVCP.SPI)过去一年涨幅30.71%,大幅超越中证红利指数(000922.CSI)的8.83%及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H30269.CSI)的12.70%。
指数成分股方面,中国财险涨幅居前。国信证券认为,保险股仍具备中长期估值修复空间,行业具备短期保费收入放量、利差损风险收窄、投资收益预期改善等多重利好因素。(注:上述个股仅为举例说明,无特定推荐之意,并可能根据指数编制方案调整。)
消息面上,8月13日,央行发布金融统计数据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狭义货币(M1)余额111.06万亿元,同比增长5.6%。M1M2之间的“剪刀差”明显收窄。业内专家表示,今年以来M1M2剪刀差明显收窄,体现资金活化程度提升、循环效率提高,各项稳市场稳预期政策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与经济活动回暖提升的趋势相符合。
兴业证券表示,低利率环境持续,“央企+红利”投资攻守兼备。随着国内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利率下行趋势较为明确,当前10年期国债利率已降至1.65%的历史较低水平,资产荒背景下,红利资产的配置性价比进一步显现。央企一直都是资本市场的分红主力,2024年度A股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分红超过1.5万亿元,占全市场年度累计分红总额的67%。
在利率新常态下,摩根资产管理致力于为投资者把握相对“确定性”优质资产的投资机会,推出的国际“红利工具箱”系列优选基金,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覆盖A股、港股及亚洲市场的多元化红利投资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