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全栈产品矩阵构建核心竞争力
达梦数据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原始创新、独立研发”的技术路线,其产品覆盖关系型数据库、分布式集群、云数据库及图数据库等全场景应用。DM8作为新一代集中式数据库,采用多级存储弹性架构与内存计算技术,可支撑千亿级数据量的实时处理;DMDSC(共享存储集群)技术通过自主优化存储结构,实现了金融级高可用性与容灾能力,已在建设银行、中国人保等机构的核心业务系统中稳定运行。2025年,公司进一步升级分布式数据库DM MPP,通过智能调度算法将海量数据分析效率提升60%,为能源、通信等领域的大规模数据治理提供了国产化替代方案。
在云数据库领域,达梦启云数据库(DM CDB)已完成与主流国产云平台的深度适配,支持秒级弹性扩容与混合云部署模式。针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公司研发的分布式图数据库GDM已成功应用于智慧城市知识图谱构建,支持每秒百万级关系运算。截至2025年,达梦数据累计获得296项专利、204项软件著作权,其中数据实时同步工具DMHS、数据交换平台DMETL等生态工具的市场渗透率同比增长32%,形成了从数据存储到分析的全生命周期技术闭环。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持续的研发投入。公司近三年研发费用占比保持在25%以上,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围绕数据安全、智能运维等方向开展前沿技术攻关。目前,达梦数据库产品已通过公安部等保四级认证,并在中国航信机票交易系统、国家电网调度平台等关键场景中实现7×24小时零故障运行,验证了国产数据库在高并发、高可用场景下的技术成熟度。
人才战略:产学研融合夯实发展根基
作为国内数据库人才储备最完善的企业之一,达梦数据构建了“高校合作-专项培养-技术攻关”的人才培养体系。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联合设立数据库实验室,定向输送硕士及以上专业人才;2025年启动的“领航员计划”面向全球招募百名研发工程师,其中博士占比达15%,重点攻关AI驱动数据库自治、量子加密存储等前沿技术。目前研发团队规模突破1600人,核心成员平均行业经验超过10年。
在技术传承方面,公司首创“导师制+项目制”培养模式。新入职工程师需参与DM8内核开发、DMDSC集群调优等实战项目,由国家级专家团队全程指导。2025年,达梦数据博士后工作站发表顶会论文12篇,主导编制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规范》成为行业标准,其研发的智能索引推荐算法将查询效率提升50%,相关成果已应用于中国烟草供应链管理系统。
为应对行业人才竞争,公司推出“技术+管理”双通道晋升机制,并设立专项创新基金鼓励内部创业。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覆盖30%核心技术骨干。这种“引才、育才、留才”一体化策略,使得达梦数据连续三年蝉联“中国最佳雇主-科技企业”奖项,人才流失率维持在5%的行业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