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小米 2025年Q2业绩电话会分析师问答

2025-08-20 15:46:04
老虎证券
老虎证券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点击收听小米 2025Q2业绩电话会议回放 $小米集团ADR(XIACY)$ $小米集团-W(01810)$

孟德

AIoT部门在第二季度表现非常强劲。能否分享一下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的表现?在海外市场,你们的扩张非常迅速。那么未来,对于新零售体系建设,这将对AIoT业务产生哪些积极影响?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智能手机的。第二季度,智能手机业务的毛利率环比下降。

从行业角度来看,有些成本确实在上涨。那么,对于智能手机的毛利率来说,考虑到短期波动,零部件成本上涨的长期发展趋势会如何?这是一个风险因素。但与此同时,行业集中度也在提高,你们也在加大高端化力度。这两个积极因素能否帮助你们的智能手机业务在未来实现毛利率的增长?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你们智能手机业务的长期毛利率吗?

卢伟冰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物联网和海外新零售。我认为就目前的物联网业务而言,无论是中国市场还是海外市场,我们在中国市场的增长率都很好,因为我们构建了新零售体系。前段时间,物联网业务更注重线上,线下业务较少。过去两年,我们更加注重线下。所以,如果你看看我们的线下门店,我们开了很多更大的门店,但这还不够。我们有针对海外市场的下一代迭代计划,这得益于渠道的扩张。过去,物联网业务的渠道比较窄。但在过去两三年里,我们开拓了海外渠道。所以,物联网在中国和海外的表现都相当不错。但就我们已经建立的业务而言,基本上主要在中国销售。所以在中国,销售额可能会更高。所以,大家电在中国市场的增长率会高于海外市场。就新零售而言,今年是一个规模闭环。去年,我们完成了探索和研究。上半年我们新开了200家门店。

我们在主要国家开设了一家或多家小米直营新零售店,并整合了许多合作店。经过今年的努力,我们相信明年会更加努力,争取每年开设1000家门店。之后,这将对整个物联网业务产生很大的帮助。如果物联网渠道不完善,进入不同的平台效率就会很低。所以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海外增长潜力将会非常巨大。这是我的第一个回答。然后你问到毛利率。对于智能手机来说,我认为今年内存、内部存储器或存储设备的价格涨幅远高于预期,尤其是在低价市场。所以我们意识到,低价市场的价格涨幅实际上是最高的。对于中低端产品来说,影响更大。

今年三四月份,材料和电池材料实际上受到了一些限制。我认为,如果谈到智能手机的成本,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成本会增加。第二季度,我们进行了产品结构调整,推出了一些新产品,但数量很少。上半年在中国,我们只推出了6款新产品。其他品牌在第二季度可能推出了10多款或20多款新品。综合这些因素,毛利率与第一季度相比有所下降。我认为,今年第四季度将是我们推出大部分新产品的季度。到第四季度,我认为毛利率会回升。这就是今年毛利率的现状。从长远来看,我认为我们必须通过高端化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我认为高端产品是我们投资的重点。对于技术投资,我认为芯片、操作系统是我们投资的主要核心技术。

林世伟

我补充一下。第二季度是空调的旺季。第二季度的出货量已经超过500万台。这将推动我们中国市场物联网收入的整体增长,增长速度会更快。这就是我想补充的一点。

赵蒂莫西

同比来看,毛利率有显著增长。但环比来看,存在压力。那么,环比来看,压力的来源是什么?此外,家电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尤其是在基数较高的情况下。所以在中国,增长可能会放缓。那么,今年下半年物联网的毛利率趋势如何?下一个问题是关于研发费用。第二季度,您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超过40%,这个增速是过去几年最快的。那么,鉴于这样的同比增长,主要的投资方向是什么?在第二季度,我们看到您推出了一项100万位的驱动技术。那么,这项技术在新业务、大模型和芯片方面的最新进展如何?您会逐季度增加研发投入吗?

卢伟冰

关于AIoT毛利率,同比有所增长,但环比有所放缓。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市场的618。现在在我看来,我认为主要还是618的影响。没有其他重大变量和变化。对于家电,考虑到目前的国家补贴情况,我们在年初就对家电领域设定了预期,但影响不大。我们实际上可以完成年初为大家电领域设定的总体目标。总体趋势和目标没有改变。这是第一点。然后关于研发,您问到我们的投资方向。无论是核心技术,例如芯片、AIoT,还是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等各种产品线技术,我们都在进行全方位的投资。

我们的投资空间非常广阔。目前,我们拥有良好的增长势头、良好的口碑和竞争力。而且,我们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也相当不错。我认为这与我们的投资息息相关。如果没有这些投资,我们不可能交出这样的成绩单。另外,您提到的100万,实际上是1000万个片段。目前,就驾驶辅助而言,我认为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规模。Eclipse 大约相当于30秒。因此,所有传感器都可以整合在一起,与过去相比,我认为辅助驾驶的精度可以大大提高。所以,在大型模型和芯片方面,我们的投资基本符合最初的计划和预算。会增加吗?当然,与上一季度相比会增加。

林世伟

首先,关于AIoT的毛利率,上个季度我提到过,第一季度没有太多的促销活动。第二季度,正如陆先生提到的,有618。过去几年,我们调整了AIoT的毛利率,你可以看到22%多,这是历史最高水平,而且只比上个季度低了一点。所以,连续四个季度,我们的AIoT毛利率都超过了20%。所以,对于物联网的毛利率,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在逐步上升。其次,关于研发费用,你问到的是人工智能和芯片。我们会继续增加投入,但是也存在一些差异。对于芯片,我认为主要还是投入在研发上,而人工智能的投入则涉及到硬件、折旧等投入。这些是我想补充的几点。

徐女士

从第二季度来看,电动汽车的毛利率达到了26.4%,这非常了不起。所以,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你们实现了环比非常快的增长。那么,从中长期来看,电动汽车的毛利率会稳定在多少?短期来看,也就是下半年,你们有信心达到的目标吗?考虑到下半年的不确定性,你们的盈利能力会面临哪些不确定因素?

卢伟冰

就毛利率而言,本季度我们的毛利率较第一季度有所增长。毛利率相当令人满意,原因有几个。首先,看看我们的平均售价,本季度的平均售价为人民币25.3万至25.4万元(含税),之后约为人民币28.6万至28.7万元。所以在这个售价下,它基本上与华晨宝马的水平相当。这要归功于我们高端化战略的成功。这是第一点。其次,我认为这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数据以及我们高度标准化的SU7平台。SU7和YU7使用相同的平台。因此,模块化和标准化非常好。此外,还有集体的力量,尽管我们的整体规模不大,但对于一个平台和产品类别来说,规模非常大。因此,我认为我们因此享有规模经济。以上两点解释了良好的毛利率。

从长期来看,关于毛利率,我认为很难说我们能否保持这个良好的水平。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能否保持良好的订单量。有了良好的订单量,我就不需要在盈利方面投入太多精力了。关于下半年的盈利,我们有一个目标。我们希望在今年下半年实现单季度或单月盈利。很难说具体是哪个月,或者第三季度还是第四季度,但这是我们的大致目标,这一点没有改变。我们正在努力实现这个目标。但我想说,这个目标大概是在2022年到2025年上半年的某个月或某个季度。在新业务方面,我们总共投入了300多亿元人民币。目前财务报表上仍然有亏损。如果要实现累计盈利,我们还需要一些时间。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的回答就到这里。

徐女士

关于互联网。海外的增长速度比中国更快。除了出货量增长之外,在ARPU构成和海外互联网商业模式方面,你们有什么新的尝试吗?

林世伟

所以我们没有这么详细的数据,需要一些时间去做研究。我觉得你的研究非常详细。但目前在海外,我们一直说要做本地化运营。现在有了这种能力,跟过去在海外市场相比,我们可以实现更精细化的运营。我认为这就是精细化管理带来的好处。这是第一点。如果你看一下我们上半年的高端化进程,600美元以上的产品同比增长了50%到60%。所以产品结构促进了ARPU的提升。这非常有帮助。如果你看一下海外的ARPU,大概在4美元左右。你可以算出来。正如陆先生刚才所说,我们实施了更加本地化的运营。随着用户群的扩大,我们也会进行更多的本地化,而且也有更多的国际品牌或APP愿意与我们合作。过去,有更多的中国APP和我们一起出海。但现在我们拥有了本地化运营的能力。我们吸引了更多本土APP和国际大APP与我们合作。

徐英波

首先,我想祝贺你们在第二季度取得了优异的业绩。我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这些年来,你们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投入。你们拥有自己的大型模型和人工智能眼镜。此外,你们的驾驶舱也进行了一些升级。那么,未来在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软件和硬件方面,你们有什么想法?第二个问题会涉及更长远的未来。今年第二季度,联网设备的数量增长了很多。考虑到你们的生态系统和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你们未来的长期计划是什么?你们的长期目标是什么?

卢伟冰

就人工智能而言,我们目前已经多次提到,首先,我们有人工智能大模型。我们会继续投入。其次,还有我们的应用层。除了大模型之外,还需要进行转换,也就是SaaS层。我们的团队已经完成了基本的布局和部署。至于人工智能应用设备,有很多,例如电动汽车座舱、人工智能眼镜等等。因此,有很多广泛的应用场景。今天,我有几个观点。我认为我们将看到新人工智能的光明未来。但目前在应用方面,我们并不倾向于基于终端还是基于云端。这取决于用户体验。我们会选择能够提供更好用户体验的方案。但是,当模型效率更高、计算能力增强时,我认为基于终端将成为主流趋势。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设备基于人工智能或由人工智能赋能。您刚才提到了联网设备的数量。这个数字不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我们的长期愿景是形成一个闭环。这无疑是我们的目标。现在我们正在连接这些设备,但用户粘性仍然不够。当用户粘性不足时,我们为用户创造的价值仍然存在差距。但如果用户粘性能够增强,我们就能将公司转变为一家网络经济公司,我认为这对我们的商业模式来说是一个重大升级。随着这一升级,我认为我们的内在价值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林世伟

这不仅仅是关于人工智能智能手机。如果你看看我们的U7和人工智能眼镜,就会发现有很多人工智能功能。例如,人工智能与语音集成,还有人工智能翻译等等,这些功能都应用在我们的许多产品中,比如电动汽车和眼镜。所以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我们实际上已经融入了许多场景,人工智能也正在与许多其他产品进行集成。

徐英波

答案非常明确。我们确实期待整个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黄晓琼

关于智能手机行业,上半年有些厂商一开始非常积极,但后来他们意识到行业发展不顺。那么,您如何看待下半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增长?会比较平缓吗?在中国,大家都在讨论是否会重新推出补贴和其他鼓励消费的政策。您如何看待中国市场全年智能手机出货量的目标?1.75亿到1.8亿部,您能实现这个目标吗?

下一个问题是关于电动汽车业务的。您刚才谈到了未来的毛利率。如果从长远来看,在一定规模下,一个更合理的毛利率水平应该是多少?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提倡反价格竞争,整个行业会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未来,你们会去海外发展吗?2027年,你们想进军欧洲市场。那么,你们应该如何为进军欧洲市场做好准备?由于你们需要加强海外业务,这会对你们未来的利润产生影响吗?我想听听您的看法。最后,我希望你们的业绩能够再创佳绩。

卢伟冰

所以你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智能手机的。今年,也就是去年年底或今年年初,人们对智能手机行业持乐观态度。如果你谈到各个品牌的目标,他们制定的目标都相当积极或主动。但半年过去了,整个行业似乎并没有出现预期的销量增长。因此,价格战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是一个基本的规律。今年年中,我认为大家的库存水平基本都差不多。下半年,市场会更加理性。总体而言,我认为全年全球智能手机行业不会出现增长,或者增长非常小,我猜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增长。我认为不会有太大的进步。这是我对全球智能手机行业的基本判断。考虑到今年的整体形势,我们修改了目标。所以出货量将在1.75亿部左右。

这是我们的目标。与去年相比,我认为我们需要增长5到6个百分点。与整个行业相比,这个增长幅度要高得多。但考虑到我们的实力和公司现状,在产品结构优化和平均售价提升方面,我们的预期高于规模增长。这是我们智能手机的战略。关于电动汽车、毛利率、信息污染和海外发展,首先,我们赞同反信息污染。对于小米电动汽车,我们不参与价格战和信息污染。我们会做好自己的工作。因此,在订单交付等方面,我们会在新车型和新车型的开发方面做得更好。这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做好所有这些之后,我相信毛利率上升是自然而然的结果。现在,如果你的产品没有竞争力,那么到最后,你只能打价格战,做快速的促销,毛利率就无法提高。

对小米来说,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我们必须做好我们的平台。我们需要畅销产品,然后控制零配件成本,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优势。现在小米坚持推出畅销产品。至于海外发展,目前在中国,我们在中国开发的商业模式也适用于海外市场。当我们进入欧洲时,我们在中国开发的所有模式和策略,也会带到欧洲。所以,2027年,我们将进入欧洲市场。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研究和准备。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具体的产品计划。至于未来的毛利率和净利率,目前还很难预测。过去几年,无论是芯片还是电动汽车,我们都首先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所以我们从最困难的市场——欧洲——开始。我们希望先把这个困难的任务做好,然后再转向更容易的市场。

徐英波

首先是关于财务方面的。第二季度,如果您查看电动汽车的收入,会发现环比增长,毛利率也有所提高。电动汽车业务的毛利率大幅增长,净利润也保持稳定。成本也有所增加。您能解释一下电动汽车成本的增长吗?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对成本的整体判断会有很大的变化吗?下一个问题是关于您的品牌实力。您刚才提到了电动汽车业务。现在电动汽车业务在中国取得了成功。小米的品牌实力非常强大。你们已经在中国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并且希望拓展海外市场。那么,您将如何在海外市场塑造您的品牌实力?您将如何进行投资?

卢伟冰

就毛利率而言,我们没有太多增量信息。我们的毛利率相当不错。我们的含税平均售价也相当不错[人民币28.1万元],我认为我们已经是一款中高端车型了。我们刚刚推出的SU7,嗯,它已经达到了我们的预期。我们已经达到了规模经济。所以规模相当不错,而且我们的生产效率很高。因此,它支撑了相当令人满意的毛利率。如果我们展望未来,在成本方面,我们还没有看到大的变化或大的变化变量。然后就海外品牌实力而言,首先,在全球范围内,包括在欧洲,我们的品牌知名度在西班牙等一些国家达到95%或以上,达到98%、99%。对于小米在海外市场的品牌知名度,没有太大问题。但对于电动汽车,小米电动汽车,现在它们的声誉不太好。

在2027年之前,我们必须解决小米电动汽车的品牌知名度问题,以及如何提升用户对小米电动汽车的兴趣。目前,一些用户已经通过自己的方式将他们的汽车运到欧洲。我遇到一位小米粉丝,他把车开到了英国。然后我看到他开着他的车去了欧洲很多国家,被很多人看到。然后在德国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很多人看到了我们的小米电动汽车。所以今天,虽然小米电动汽车的品牌知名度看起来不高,但可能比我们预期的要好得多。所以我不太担心这个品牌知名度问题。在中国,我们也是白手起家的。所以我不是特别担心。

黄乐平

最近在中国,关于机器人、新企业等等的话题相当热门。您如何看待机器人这个类别以及相关的商业机会?第二个问题,对于家电而言,大家电业务增长迅速,尤其是空调,已经售出了540万台。现在,你们已经是全球第一了。那么,对于你们的大家电业务,尤其是空调业务,您打算如何进一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卢伟冰

首先,关于机器人,我不做评论。我先说说小米。我们看好机器人带来的机遇。我们已经在这个领域投资了四五年,因为我们很乐观。然后,对于工厂中的嵌入式机器人及其应用,我们也持积极态度。关键在于,在我们自己的工厂里,我们能否先完成一些闭环,然后才能提高效率。

目前,这类机器人的难度非常高。我还没有看到非常明确的商用闭环时间表。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下一个问题是关于大型家电的。首先我要纠正一下。我们实际上并不是第一。这一点我想纠正一下。我们还没有达到第一。距离第一还有很大的差距。现在我们正在研究大型家电。

我们的空调发展很快。但冰箱和洗衣机也在快速发展。就空调而言,如果论规模和价值,它们的规模比洗衣机和冰箱的总价值还要大。所以我们在空调方面的投入更大,也比其他两个品类领先两年。我认为我们的售价也相当不错。今年行业价格战很激烈。但如果你看看小米,首先,我们的平均售价大约上涨了200元人民币。这是一个粗略的估计,大约200元人民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空调毛利率也同比增长了。所以今年,如果你看我们的业绩,我们的规模比去年增长了60%。平均售价也比去年上涨了200元人民币。毛利率也比去年有所增长。

基于这些情况,我们取得了这些成果。总体而言,行业价格战可能会对我们造成一些影响,但不会阻碍我们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不太在意月度或季度排名。从长远来看,我们必须关注行业格局的变化。我们必须看我们的产品是否有竞争力,我们的策略是否合理。产品销售给用户后,用户评价很高,这些都很重要。如果所有这些都是积极的,那么我们肯定可以继续前进。小米在空调和大家电领域还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天花板。在中国市场,还有几倍的增长潜力,更不用说海外了。我们的海外发展才刚刚起步,所以还有好几倍的增长潜力。我们对东南亚市场充满信心,这段时间我们做得相当不错。

健快

最近海外AI人才的争夺非常激烈。小米的研发费用也在持续上涨。前段时间,对AI人才的部署也有一些规定。所以说到人才战略,您能否进一步解释一下?您在哪些方面做了布局?您更倾向于招聘什么样的人才?这就是我的问题。

卢伟冰

人工智能战略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话题。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话题,我很难给你一个简短的答案。但如果你看看我们最近的业绩和交付成果,你就能看出我们公司有很多杰出的人才。所以请你放心。我们在这个领域投入的时间还不长,但我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积极成果。今年的研发费用大约300亿元人民币,其中25%投入到了人工智能领域。首先,关于计算能力的基础投入。这也是一个重点。关于这个问题,我只能说这么多。

(这份记录可能不是100%的准确率,并且可能包含拼写错误和其他不准确的。提供此记录,没有任何形式的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表达的记录任何意见并不反映老虎的意见)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