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A股上市公司ESG评级报告:基于2024年度数据

2025-08-21 13:55:08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概要自2004年ESG理念提出以来,践行ESG理念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追求和发展趋势。近年,在实现“双碳”目标、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领下,中国的ESG发展进入了加速带,践行ESG理念也从企业的选答题逐渐变为必答题。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作为关系国民健康与社会

概要

自2004年ESG理念提出以来,践行ESG理念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追求和发展趋势。近年,在实现“双碳”目标、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领下,中国的ESG发展进入了加速带,践行ESG理念也从企业的选答题逐渐变为必答题。

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作为关系国民健康与社会稳定的支柱产业,其ESG表现不仅关乎企业自身运营可持续性,更直接影响公共卫生安全与生态保护。

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指引和推动下,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的公司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积极践行ESG理念。本报告立足行业特性与上市公司ESG实践情况,剖析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的ESG实践水平与挑战。

ESG相关报告披露情况

近年来,A 股市场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增长势头迅猛,市值占比不断增长,上市数量也在持续增长, A股上市的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数量已从2020年度的253家增长至2024年度374家。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发布 ESG报告的公司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披露ESG相关报告的公司从2020年度的59家增加到2024年度的161家,披露率高达43.05%。这表明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越来越重视ESG报告披露,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

图1: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情况

ESG评级结果分析

截至2025年5月5日,A股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主动披露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的上市公司有161家,披露比例为43.05%,披露较2023年有所增加。联洲信评(UCCR)ESG专项小组以披露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的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联洲信评ESG评级模型及标准,对其ESG绩效进行综合分析。

由于目前上市公司ESG信息仍以自愿披露为主,缺乏规范格式,部分公司披露的ESG相关数据不完整,降低了ESG相关议题讨论的可比性。以下评级结果是以上市公司披露的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和2024年度公司年报等公开信息为数据来源,评级信息存在不充分等局限性。联洲信评不对评级报告所记载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作任何保证,评级结果不作为任何投资决策依据,仅作为基本参考。

总体评级结果

图2: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ESG评级结果

从图2可以看出,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的ESG实践水平整体较好,评级结果整体呈现正态分布,多数上市公司的评级结果集中在中间的等级BBB,极高和极低等级的公司较少。

具体看,披露2024年度ESG报告的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的161家上市公司中,获得AAA评级的公司数量为0家;获得AA评级的公司共有2家,占比为1.24%; ESG评级结果主要分布在A、BBB和BB 之间。获评A级的公司有30家,占比为18.63%;获评BBB级的公司有82家,占比为50.93%;获评BB级的公司有33家,占比为20.50%;获评B级的公司有9家,占比为5.59%;获得CCC级的公司有4家,占比为2.48%;获得CC及以下评级的公司数量为1家,占比为0.62%。

这表明随着国家ESG相关政策的落地及ESG披露标准的制定,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的公司的ESG实践不断深化,越来越重视ESG实践及ESG披露,大部分公司将ESG实践放在公司战略的重要地位,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但仍有部分公司的ESG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已经开始意识到ESG的重要性,但相关政策和制度还比较薄弱,未来还需要持续完善,提高ESG实践水平。

总体分数分析

通过分析图3可以看出,整体上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的ESG得分分布基本服从负偏态分布,均值中等偏上,说明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的ESG发展水平较好。具体看,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披露了2024年度ESG报告的161家上市公司的ESG评级分数的平均值为62.86分,中位数为64.75分,最大值为80.57分,最小值为29.04分;分数主要集中在55分到75分之间,占比达78.88%。从得分分布分析,整体上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的公司ESG治理水平较高,ESG实践不断深化,ESG治理组织结构制度不断完善,执行效果显著提高,但仍旧有小部分企业的ESG实践处于较低水平,相关制度和治理机制较薄弱。

表1: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ESG得分总体情况

单位:分

备注:分数按百分折算。

图3: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公司ESG得分分布情况(家)

各维度细分分析

通过分析161家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的ESG得分情况发现, E(环境)、S(社会)、G(公司治理)这三个子类的得分平均值为29.60、63.04、72.69。

平均分最低分为E(环境)维度,且E维度得分差异最大,呈现出“分化态势”,上下四分位差距最大,这表明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的环境治理效果较差,在绿色转型、节能减排、污染防控等方面的实施效果欠佳,亦或是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的环境数据披露质量较差,影响了E维度的评级分数;在环境治理方面,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两级分化程度较严重,小部分企业治理水平很高,远高于平均水平,也存在环境治理水平远低于平均水平的企业。未来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公司应更加关注E(环境)的建设,提高ESG建设的整体效果。

G(公司治理)维度的得分最高,这表明该行业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好,上市公司都能按照监管要求合规经营。

S(社会)维度的得分呈现“集中较高”水平,这表明该行业的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对待员工、供应商、客户、社区和社会等方面表现较出色。

图4: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ESG得分箱线图

按省份分布评级结果分析

按省份分布情况分析161家上市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公司的ESG评级结果发现,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ESG表现较好,而广西、山西等经济欠发达地区, ESG治理水平较差。这表明,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重视ESG的治理。

图5:按省份分布划分的ESG评级结果分布(家)

按公司规模评级结果分析

根据公司规模分析,161家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公司中,相对于中型公司,大型公司在高级别的占比略高,大型公司在AA级的占比为1.82%,在A级别的占比为20%;而中型公司在AA的占比为0,在A级别的占比为16.67%。总体上,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大型公司的评级结果略好于中型公司,但差距不大,这说明中型公司越来越重视ESG治理,各项ESG制度与治理机制越来越完善,逐步缩小与大型公司的差距。

图6:按公司规模划分的ESG评级结果分布(家)

图7:按公司规模划分的ESG评级结果分布(占比)

按公司性质评级结果分析

从公司性质分析,民营企业ESG的整体表现优于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161家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公司中,民营企业在AA级别的占比为2.11%,在A级别的占比为20.00%,在BBB级别的占比为50.53%,BBB级及以上级别的占比为72.64%;外资企业在AA级别的占比为0%,在A级别的占比为35.29%,在BBB级别的占比为35.29%,BBB级及以上级别的占比为70.58%;国有企业在AA级别的占比为0%,在A级别的占比为10.20%,在BBB级别的占比为57.14%,BBB级及以上级别的占比为67.34%。整体上,民营企业ESG表现略优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这反映出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紧跟时代浪潮,并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践行ESG理念,民营企业作为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中的中流砥柱,行动力更强,ESG建设效果更好。

图8:按企业性质划分的ESG评级结果分布(家)

图9:按企业性质划分的ESG评级结果分布情况(占比)

总结

通过对披露了ESG相关报告的161家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的上市公司的评级结果进行分析,整体上,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的ESG 表现较好,但仍旧有小部分企业的ESG实践处于较低水平,未来仍需不断完善,提高ESG治理水平;从各维度细分分析,E的表现较差,S和G的表现较好。从区域发展分析,经济发达地区ESG治理水平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从企业特性分析,大型公司的评级结果略好于中型公司,民营企业的ESG表现略好于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

撰稿人:联洲信评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