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1日,林泰新材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8月19日接待东吴证券研究所、兴银基金、金长川、蜂巢基金、长江证券等28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林泰新材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2人,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健,公司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沈建波。调研接待地点为江苏林泰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会议室。
据了解,本次活动就一些问题对林泰新材进行调研。针对公司在湿式纸基摩擦材料领域行业地位能否长期维持及国内是否会出现新竞争者这一问题,公司回复称该行业进入壁垒高,包括供应商认证、产品验证周期长以及与客户紧密绑定等,短期内国内难以出现有竞争力的新进入者,自身地位稳固。
据了解,关于电子控制防滑差速器(ELSD)相关问题,公司表示其是切入新能源车辆安全领域关键核心部件市场的标志性产品,已针对多家知名客户进入开发阶段并获两家头部企业项目定点,预计2026年应用。该产品能提升车辆稳定性与安全性,在北美需求旺盛,国内市场也将快速普及,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力。
据了解,对于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及扣非净利润提升不显著的问题,公司称二季度是销售淡季,其经营业绩仍在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领域突破及行业新趋势带来需求增量提升了增长可持续性。产能配置以客户需求为原则,二季度营收变化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公司仍按计划推进产能扩充和市场拓展。
调研详情如下:
本次活动主要调研问题及公司回复概要如下:
1、请分析公司目前在湿式纸基摩擦材料领域的行业地位能否长期维持?未来国内是否可能出现新的竞争者?
回复:湿式纸基摩擦材料技术最早可追溯至1970年代在美国的应用,后经美日合资企业进一步发展。目前全球范围内具备该材料量产能力的企业仅包括美国的博格华纳、日本的达耐时、日本恩斯克华纳、日本富士离合器、日本爱信以及本公司。在近几十年间,尽管该领域已有美日外资企业存在,但仅本公司成功实现了技术突破并成为新的市场进入者,充分反映了该行业极高的进入壁垒,具体包括:
(1)供应商的认证周期和认证流程较长:从取得合格供应商资质至新产品的大规模量产需要一定时间,尤其作为核心零部件的自动变速器摩擦片,供应商准入需要1-2年。
(2)产品验证周期长:新产品开发到达到量产一般需要经历性能测试、台架试验和整车验证,整车验证包括整车性能测试评价等,这些过程均使用选定厂商的自动变速器摩擦片与自动变速器其他核心部件之间相互标定匹配,通常需要2-3年时间后续还需2-3年的产品开发周期,开发成本和试错成本均非常高昂。
(3)与客户紧密绑定:自动变速器片属于汽车安全关键部件,下游客户一旦选定自动变速器摩擦片供应商,其自动变速器将长期配套使用该产品,双方形成紧密绑定关系。因此,市场通常难以为新进入者提供试验机会。基于上述高壁垒特征,公司判断短期内国内市场难以出现具备竞争力的新进入者,公司现有的行业市场地位较为稳固。
2、公司中报提及的亮点产品电子控制防滑差速器(ELSD)的市场前景如何?该产品是否仍定位于汽车类产品应用?公司预期在该领域的行业地位如何?
回复:电子控制防滑差速器(ELSD)是公司成功切入新能源车辆安全领域关键核心部件市场的重要标志性产品。目前公司已针对多家国内外知名客户进入产品开发阶段,截至本次中报,公司已经获得其中两家头部企业的项目定点。预计该产品将于2026年开始应用。
ELSD能显著提升车辆行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尤其针对新能源车辆加速快、瞬时控制能力相对不足的特性,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ELSD产品在北美市场需求旺盛,数据显示,加拿大市场接近98%的车辆已装配该装置。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将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飞跃”、主动安全与驾驶辅助系统的不断演进以及消费者对于车辆性能与操控性需求提升,ELSD将快速在国内主流车型中普及。
ELSD产品的产能规划与市场拓展是基于今年上半年行业发展趋势所制定的增量计划,独立于公司原有规划的1.5亿片自动变速器摩擦片产能目标。ELSD市场空间广阔,为公司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增长动力,公司对该产品迅速上量充满信心。
3、公司持续进行产能扩张,但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不明显,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提升亦不显著,请对此进行说明。
回复:从行业规律看,二季度通常为全年销售淡季,客户装机量及公司产量均会呈现季节性低谷。2025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67.81%,公司经营业绩仍呈现持续稳定增长态势。此外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快速突破以及包括ELSD在内的行业发展新趋势带来的产品需求增量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经营业绩稳定增长的可持续性。公司的产能配置始终以匹配客户实际需求为原则,生产计划依据客户订单需求量进行排产与交付。因此,二季度营收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市场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并不代表公司放缓了既定的产能扩张与布局节奏。目前,公司仍按原定计划有序推进产能扩充及相应的市场拓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