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券商托管业务“业绩王”揭晓!头部垄断下,仅剩1家在坚守基金托管牌照入场券?

2025-08-22 01:14:55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近日,证监会公布的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及审核情况显示,排队申请证券基金托管资格的机构仅剩3家,其中券商仅东吴证券1家。此前排队申请的西部证券、财信证券、东兴证券、湘财证券、东北证券、渤海证券等6家券商均已撤回申请。这场集体撤退行动始于监管新规的提高

近日,证监会公布的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及审核情况显示,排队申请证券基金托管资格的机构仅剩3家,其中券商仅东吴证券1家。此前排队申请的西部证券、财信证券、东兴证券、湘财证券、东北证券、渤海证券等6家券商均已撤回申请。

这场集体撤退行动始于监管新规的提高门槛。

在此之前,监管对申请基金托管资格的机构统一要求净资产不低于200亿元,风控指标要符合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今年4月,证监会发布《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将基金托管机构的准入门槛大幅提升。新规要求商业银行净资产不低于500亿元,证券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净资产不低于300亿。

同时,申请基金托管资格的机构,最近三年的监管评级需在2级或A类以上。

对于申请机构而言,监管还要求具有实质展业能力。比如,新规增加了“具备实质开展基金托管业务能力及可持续商业模式,最近一年总资产规模或者权益类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居于行业前列”的要求。

此前排队申请基金托管资格的7家券商中,有6家净资产规模低于300亿元的准入门槛。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仅东吴证券的净资产达到429亿元,符合新规要求。这6家均为中小券商,净资产规模较小,无法满足新规要求。

据了解,这些券商自2018年至2022年期间已陆续申请基金托管牌照,但截至2024年底仍停留在材料补正阶段。随着基金托管新规逐步落地,因无法满足准入门槛要求,部分券商收到监管窗口指导后,随即撤回了托管牌照申请。行业马太效应、头部效应愈发显著。

再据金融界基金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从公募基金托管业务的格局来看,头部券商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托管的公募基金数量达232只,与中信证券并列第一;广发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分别以177只、170只的托管数量紧随其后,位列第二、第三;招商证券、华泰证券、国信证券等其他头部券商,托管的基金数量也均超过100只。

证监会数据显示,目前共有30家证券公司具备基金托管资格。其中,除上述24家外,还包括国元证券、长城证券、第一创业证券等6家券商(注:海通证券已退市),托管基金数量均为0。

券商积极发展基金托管业务,核心价值在于其能带来多元化收入与客户黏性提升。具体而言,托管业务不仅可产生稳定的中间业务收入,还能为券商带来资金沉淀,推动与其他业务的协同;同时,通过开展托管业务,券商能深度掌握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策略与操作习惯,为自身风险控制及业务创新提供数据支撑。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