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晚,万泰生物(603392.SH)披露的半年报引发市场震动: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44亿元,同比下降38.25%;净利润亏损1.44亿元,同比骤降155.3%;扣非后净利润亏损2.43亿元,降幅高达481.93%。这是万泰生物自2020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其背后折射出国产HPV疫苗市场从“蓝海”到“红海”的剧烈变迁。
二价疫苗“黄金时代”终结:从年销2500万支到营收腰斩
万泰生物的业绩滑坡始于其核心产品——二价HPV疫苗“馨可宁”的市场失速。2020年5月,“馨可宁”作为国内首款国产二价HPV疫苗上市,凭借价格优势(单支定价329元,仅为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和接种年龄覆盖9-45岁女性的政策红利,迅速抢占市场。2022年,“馨可宁”销量突破2500万支,带动疫苗板块营收达84.93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九成以上,推动万泰生物净利润同比暴增134.28%至12.5亿元。
然而,这一“黄金时代”在2023年戛然而止。2022年8月,默沙东九价疫苗“佳达修9”接种年龄扩龄至9-45岁,直接冲击万泰生物二价疫苗的核心客群;同年,沃森生物二价疫苗“沃泽惠”以单支356元的定价入局,进一步压缩市场份额。数据显示,2024年万泰生物疫苗板块营收同比下降84.69%至13.1亿元,仅占2022年峰值的15.4%;公司整体营收降至22.45亿元,仅为2022年的五分之一。
“二价疫苗的市场空间已被严重挤压。”医药行业分析师李煜坤指出,“一方面,九价疫苗扩龄后,适龄女性更倾向于选择覆盖病毒型别更多的产品;另一方面,沃森生物的低价策略直接冲击了万泰生物的价格优势。”
九价疫苗“突围战”:定价优势难敌进口产品“价格战”
面对二价市场的溃败,万泰生物将希望寄托于九价HPV疫苗“馨可宁9”。2025年6月,“馨可宁9”获批上市,成为全球第二款、国内首款国产九价疫苗,定价499元/支,仅为进口产品(1318元/支)的38%。然而,这一“价格利器”迅速遭遇竞争对手的反制。
2025年5月,默沙东通过代理商智飞生物在多省市推出九价疫苗“买一送一”促销活动:9-14岁女性接种两剂次,实际支付仅需约1320元,相当于单针价格降至650元,接近万泰生物定价的1.3倍。与此同时,默沙东在男性市场再下一城——2025年4月,“佳达修9”获批用于16-26岁男性接种,成为国内首个覆盖男女适龄群体的九价疫苗,而万泰生物的男性III期临床试验尚处于受试者入组阶段。
“万泰生物的九价疫苗面临‘前后夹击’。”李煜坤分析称,“在女性市场,默沙东通过价格战巩固份额;在男性市场,其先发优势可能延续至2026年以后。此外,康乐卫士、瑞科生物等国产竞品的九价疫苗均已进入Ⅲ期临床,预计2026-2028年密集上市,市场竞争将进一步白热化。”
市场整体降温:从“一针难求”到库存积压
HPV疫苗市场的“寒意”不仅体现在万泰生物的业绩上。2025年2月,默沙东宣布暂停向中国供应九价疫苗“佳达修9”,原因直指代理商智飞生物库存高企。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智飞生物营收同比下降73.06%至49.19亿元,净利润亏损5.97亿元,同比由盈转亏。这一数据印证了行业供需关系的逆转:曾经“一针难求”的九价疫苗,如今正面临需求放缓、渠道积压的困境。
“HPV疫苗市场已从‘供给驱动’转向‘需求驱动’。”李煜坤指出,“早期市场教育不足导致需求集中释放,但随着适龄女性接种率提升,叠加经济环境变化,新增需求增速放缓。此外,九价疫苗扩龄后,部分女性选择延迟接种以等待九价产品,进一步透支了短期需求。”
诊断板块“孤掌难鸣”:政策变化加剧不确定性
除疫苗板块外,万泰生物的诊断业务也面临挑战。2025年上半年,公司诊断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2.3%至5.1亿元,但增速较2024年同期的28.6%明显放缓。业内人士指出,诊断业务受集采政策影响较大,例如2024年安徽化学发光试剂集采中,万泰生物部分产品降价超50%,虽以量换价维持份额,但利润空间被压缩。
“万泰生物需要培育新的增长点。”李煜坤建议,“在疫苗领域,可探索与政府合作推进免费接种项目,或开发针对特定人群的高附加值产品;在诊断领域,需加大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以对冲国内集采压力。”
未来挑战:成本攀升与竞争恶化双重挤压
万泰生物的困境还源于成本端的压力。公司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疫苗板块毛利率同比下降21.3个百分点至58.7%,主要因九价疫苗生产线投产导致固定成本增加,而销量未达预期摊薄单位成本。此外,随着更多国产九价疫苗上市,价格战可能进一步加剧,压缩行业整体利润空间。
“万泰生物的九价疫苗需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单月销量突破50万支,才能覆盖固定成本并实现盈利。”李煜坤估算,“但考虑到默沙东的促销策略和国产竞品的上市节奏,这一目标难度较大。”
从“国产之光”到“突围者”
从2020年二价疫苗上市时的“国产之光”,到2025年陷入亏损泥潭,万泰生物的轨迹折射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从“跟跑”到“并跑”阶段的阵痛。面对九价疫苗市场的激烈竞争、男性市场的先发劣势,以及行业整体降温的趋势,万泰生物能否通过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市场策略调整实现逆袭,将成为观察国产疫苗企业成长性的重要样本。
万泰生物股价在半年报披露后连续三日下跌,市值较2022年峰值蒸发超800亿元。在HPV疫苗的“红海”中,这家曾经的明星企业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