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呈现出鲜明的分化格局。权益市场持续走强,债券市场却遭遇明显调整。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背后,反映出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显著变化。传统的低风险资产配置模式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居民资金开始加速向权益市场流动。
固收产品吸引力下降
低利率环境持续深化,传统固收类产品的收益优势正在消退。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行,大额存单产品已全面进入"1时代"。部分产品收益率甚至与普通存款相差无几,利率优势明显弱化。储蓄国债这类曾经备受追捧的产品,如今也面临销售困难。投资者普遍认为收益过于微薄,以往排队抢购的热闹场景已不复存在。
债券理财产品同样承受压力。7月以来,银行理财收益率出现全面下滑趋势。现金管理类产品近七日年化收益率降至1.35%,环比下降9.81个基点。货币型基金收益率报1.21%,下降10.77个基点。纯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为1.87%,下降0.79个百分点。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为1.76%,下降0.82个百分点。全市场理财破净率指标7月回升至3.04%,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
债券市场本身也面临调整压力。10年国债收益率从8月15日低位1.72%上行至1.79%,直逼1.8%关键点位。利率债个别活跃券单日最大上行幅度达到6BP,跌势之急令投资者措手不及。中长期纯债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总回报仅为0.45%,较去年同期的2.44%大幅下滑1.99个百分点。最近一周债基平均回报为-0.20%,短期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
居民资金加速入市
权益市场强势表现形成鲜明对比。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总回报达到21.87%,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32.64个百分点。最近一周股票型基金平均回报为3.35%,相比去年同期提升3.99个百分点。这种显著的赚钱效应正在吸引更多资金流入。
央行7月金融数据显示出明显的资金流向变化。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元,同比多降0.78万亿元。与此同时,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1.39万亿元。这一数据变化表明,部分储蓄资金正通过基金、股票等渠道流入资本市场。
投资者行为模式发生转变。部分投资者选择提前兑付定期存款或存单,将资金转向股市追求更高收益。股民开户数量明显增加,7月上交所个人新开户数达到195.47万户,较6月的163.86万户进一步上升。融资余额突破2.1万亿元,创十年新高,显示杠杆资金加速入场。
年轻投资者群体表现尤为积极。在校大学生等年轻理财爱好者纷纷加注军工、机器人、科技等板块。他们对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愿意承担更高风险以获取更大收益。这种投资热情在社交媒体和投资社区中广泛传播,进一步推动了资金向权益市场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