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开立医疗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8月21日接待无锡汇蠡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深圳嘉谟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上汽颀臻(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国华兴益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186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开立医疗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3人,为董事会秘书李浩,财务总监罗曰佐,证代吴坚志。调研接待地点为公司会议室。
据了解,2025年上半年开立医疗营业收入同比小幅下降,净利润逐季释放,国内医疗设备行业终端招标复苏,公司相关产品中标增长,但收入增长有周期差,预计业绩将走出低谷。上半年海外整体收入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虽推进海外布局为放量奠基,但全球受经济环境影响增长平稳,当前外部因素未造成重大实质影响。
据了解,内镜HD-650销售情况良好,近两个月小批量销售,全年有望放量,临床认可度高,多镜体配置订单占比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同比有下降但整体稳健,随着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产量提升,毛利率有望止跌回稳。同时,公司内镜AI技术在硬件、功能实现、后续研发方面均有进展,AI能提升产品价值和竞争力。
据了解,开立医疗形成四条核心产品线,高端产品成效良好。未来公司将采取 “稳存量、做增量” 发展策略,存量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增量业务高速增长,以此推动可持续、高质量增长和市值提升 。
调研详情如下:
2025年上半年业绩概述: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小幅下降4.78%,但季度环比改善明显,公司净利润开始逐季释放。2025年上半年,国内医疗设备行业终端招标开始复苏,公司超声、内镜产品的中标同比快速增长,但由于过去两年医疗行业整顿,市场中标与企业报表端收入增长存在一定周期差。随着国内医疗设备行业市场需求的持续好转,预计公司业绩将逐步走出低谷期。
问: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销售情况?
答:上半年海外整体收入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主要因去年基数较高;海外市场历年来增速不高,但表现稳健。
公司在近几年来大力推进海外人员本土化及海外分公司设立,并加快新产品注册,尤其在HD-650和SV-M4K200等高端新品推出后,海外注册力度显著增强,为未来一两年海外放量奠定基础。个别国家或地区因注册证批量获批,可能出现短期销售数据冲高,但全球整体受经济环境影响,增长仍趋于平稳。
当前关税及欧盟新贸易政策、地缘政治、局部冲突等并未对公司海外业务造成实质性重大影响,实际影响小于舆论关注程度,公司将持续关注后续演变。
问:公司内镜HD-650目前销售情况及全年目标?
答:内镜HD-650自推出后市场表现良好,近两个月已实现小批量销售,预计全年HD-650的销售将会放量;因新产品需经过较多临床试用与验证,实际推进需结合市场反馈逐步放量,从现有临床专家反馈来看,HD-650在图像质量、操控性能及系统集成等方面较以往产品有显著提升,临床认可度较高。目前三甲医院对HD-650的采购订单中多镜体配置订单占比提升,标准配置已由以往两镜体增至四条镜体,反映公司产品的临床接受度和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
问:今年上半年毛利率有一定下滑,公司对下半年毛利率的展望如何?是否会因集采导致价格下滑而继续承压?
答: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同比下降几个百分点,但相比2024年全年毛利率仅下降1个多百分点,其中还有公司外科、IVUS等新产品线占比提升,对毛利率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因此,上半年在部分集采项目大幅降价的背景下,公司业务毛利率整体仍呈现稳健态势。随着公司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新产品产量的稳步提升,公司毛利率有望止跌回稳。
问:公司在超声端的AI技术已有突破性进展,目前在内镜领域的AI布局进展如何?
答:公司内镜AI技术研发与应用进展情况如下:
①硬件基础与系统集成:HD-650内镜系统已预置算力卡,支持AI功能内置与同屏显示,较第三方外挂设备临床接受度显著提升。
②当前AI功能实现与临床反馈:已实现息肉检出、清洁度评分、进镜速度控制等质控功能;在临床试用中有效减轻一线医生在质控、报告生成和图像自动存录等方面的工作负担。
③后续研发方向与合作模式:将重点发展疾病分型、扁平病变等复杂诊断功能;计划与专家及大型医院开展多中心合作,依托专业病例资源持续提升AI在高端诊断领域的能力;坚持从基础质控向高端功能逐步推进的技术路径。
公司认为,AI功能虽目前难以直接向医院收费(医院也不能直接向患者收费),但能显著提升产品临床价值与设备竞争力;短期内可促进设备销售,长期看将成为必备功能;真正解决医生实际痛点,具有明确临床价值,是公司持续投入的重要方向。
总结:公司已形成超声、软镜、外科及IVUS四条核心产品线,通过持续高研发投入推动各线产品向高端化发展。目前,新一代高端产品在临床接受度和市场表现方面均取得良好成效,为未来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公司将坚持“稳存量、做增量”的发展策略,存量业务(超声与内镜)保持稳定增长,为公司提供持续利润与现金流,支持整体运营与研发投入;增量业务(微创外科与IVUS)高速增长,成长空间较大,公司产品具备显著竞争优势。通过“稳存量、做增量”双轮驱动策略,旨在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增长,减少业绩波动,推动市值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