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 $爱奇艺(IQ)$ 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展现出稳健的盈利能力与多元的增长潜力。根据财报,二季度爱奇艺总收入达66.3亿元人民币,其中会员服务、在线广告、内容发行及其他收入分别为40.9亿元、12.7亿元、4.4亿元和8.3亿元。尤为亮眼的是,其Non-GAAP(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运营利润达5870万元,Non-GAAP净利润为1470万元,实现连续14个季度保持Non-GAAP运营盈利,进一步彰显了公司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
一、财务概况:连续14季度盈利,资本结构持续优化
从收入结构上看,爱奇艺保持了多元化的收入结构,其中,会员服务收入以40.9亿元占据主导,占总收入的61.7%,凸显出付费会员业务作为核心支柱的地位;在线广告服务收入12.7亿元,占比19.2%,仍是重要的收入来源;内容发行与其他收入分别贡献4.4亿元和8.3亿元,多元化收入结构进一步稳固。在盈利方面,Non-GAAP运营利润5870万元、Non-GAAP净利润1470万元的成绩,标志着爱奇艺已连续14个季度实现Non-GAAP运营盈利,再次验证了爱奇艺通过内容提质、成本优化和商业化创新构建的盈利模式具备可持续性。
财务健康方面,爱奇艺首席财务官汪骏表示,公司“有效地管理资源并优化资本结构,实现净利息费用连续七个季度下降”。净利息费用的持续下降,不仅减轻了财务负担,也为公司在内容投入、技术研发和新业务拓展上提供了更充足的资金支持,为长远价值创造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爆款内容行业领先,AI赋能商业提效
内容是视频平台的核心竞争力,爱奇艺在第二季度及暑期档延续了爆款频出的态势,覆盖长剧、微剧、综艺、电影、动漫等多个领域,同时借助AI技术提升广告业务效率,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全品类内容爆发,暑期档成业绩加速器
在核心长剧赛道,爱奇艺表现尤为突出。根据云合数据,爱奇艺的剧集总市占率已连续四个季度领跑行业。第二季度至暑期档,多部剧集热度与口碑双丰收:《临江仙》《朝雪录》《生万物》三部剧集的爱奇艺出品内容热度值接连破万,其中《生万物》作为“大家剧场”推出的现实题材作品,开播仅四天热度值便破万,同时霸榜云合数据和电视台收视率双榜单,成为全民爆款;《无忧渡》《书卷一梦》内容热度值分别突破9800和9600,“恋恋剧场”的《淮水竹亭》热度值超8900;现实和悬疑题材同样表现亮眼,《绝密较量》及“迷雾剧场”的《乌云之上》《借命而生》反响热烈。这些作品不仅巩固了爱奇艺在女性和现实题材赛道的领先优势,也体现了其在内容类型上的多元化布局。
微剧业务则成为新的增长亮点。二季度,爱奇艺微剧日均播放时长和播放UV(独立访客)均实现环比双位数增长,“在爱奇艺看微剧”的用户心智持续增强。平台已储备约1.5万部竖屏微剧,构建起规模化内容库,同时通过“自制+采购”保障头部内容供给。其中,首部由动漫IP改编的微剧《成何体统》表现抢眼,内容热度峰值破5500,刷新平台微剧热度纪录,首周日均播放UV和会员拉新收入均超年初爆款《家里家外》同期,更带动同名动漫第一季复看量及长剧、动漫第二季预约量增长3倍,展现出IP“一鱼多吃”的协同效应。进入暑期,爱奇艺每周推出2-3部头部微剧,《若熙传》《天若有情》等持续吸引用户关注。
综艺领域,综N代热度高涨。《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在暑期档云合市占率位列同品类行业第一,广告收入较前作翻倍;《哈哈哈哈哈5》刷新该节目热度值纪录,会员收入远超预期;《新说唱2025》内容热度峰值破9500,创系列新高,彰显出爱奇艺在综艺IP运营上的深厚功底。
电影业务持续领跑行业,云合数据显示,爱奇艺电影市占率已连续14个季度位居行业第一。二季度,《大风杀》作为首部以分账模式上线的院线新片,分账票房突破2800万元,超过其院线分账金额,验证了网播分账模式的创新成效。暑期档,爱奇艺出品电影《捕风追影》院线票房累计破3亿元;《哪吒之魔童闹海》上线后热度值破万,成为爱奇艺首部热度破万的电影,与自制网络电影《终极拯救》《缉盗》共同丰富了用户的观影选择。
动漫业务自制能力显著提升,接连推出《神国之上》《余烬行者》《仙宠》《魔天记》《苍兰诀》第2季等作品,其中《神国之上》上线至今收入稳居站内同期国漫第一,展现出在国漫领域的强劲竞争力。
此外,爱奇艺头部内容获得业内高度认可。在6月的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中,其制播作品获29项提名,最终斩获8项大奖,其中“微尘剧场”首部自制剧《我的阿勒泰》摘得最佳中国电视剧奖,彰显出平台在内容品质上的硬实力。
➢AI技术深度应用,广告与体验双向提效
在AI技术应用方面,爱奇艺不仅推动内容制作革新,更在广告业务中实现提质增效。效果广告领域,公司利用AI优化广告素材和投放策略,本季度AI赋能的视频广告点击率比非AI素材提升20%,有效提升了广告资源的商业价值。
同时,AI在内容制作与用户体验上的应用持续深化。短剧《大王别慌张2》借助AI将数字资产制作效率提升10倍以上,降低了制作成本并缩短周期;AI辅助剧本评估技术可量化分析爱情题材剧集的“男女主情感”“交互情况”,还能识别“冗余剧情”,助力内容质量提升。用户体验方面,业内率先推出的“跳看”功能已支持移动端超2300部剧集综艺,成为用户追剧和“二刷”的热门功能;“桃豆世界”中,用户可与1200多个热门影视虚拟角色智能体全天候互动,“桃豆”智能体提供搜片荐片、剧情解读等服务,进一步增强了用户粘性。
三、IP储备丰富,开拓成长新边界
依托丰富的IP储备,爱奇艺正积极拓展体验业务,通过IP消费品与线下体验双轮驱动,打开新的增长空间。这一战略不仅契合IP市场的发展趋势,更有望复制同类企业的成功路径,为公司估值提升注入动力。
爱奇艺的体验业务分为IP消费品和线下体验(乐园业务)两部分。IP消费品业务已从单纯授权转向自营,上半年自营影视卡牌业务商品交易总额(GMV)破亿,《淮水竹亭》和《临江仙》卡牌销售额创平台新高。公司计划未来扩大自营品类,并建立专属销售渠道,进一步挖掘IP的商业潜力。
线下体验业务采用轻资产模式运营:全感剧场目前已有50多家运营门店,覆盖全国约30个城市;爱奇艺乐园布局落子扬州、开封,由当地企业投资建设,爱奇艺提供内容管理和技术支持,乐园内不仅有基于爱奇艺IP的游乐项目,还配套IP衍生品销售,形成业务协同。据龚宇透露,年底前可能还将确认1-2家乐园项目,线下布局持续提速。
IP市场空间广阔,对标泡泡玛特潜力巨大。IP业务的巨大潜力在泡泡玛特的财报中得到印证。8月19日,泡泡玛特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半年营收已超2024全年;归母净利润达45.74亿元,较2024全年增长46.37%。其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核心IP的全球影响力,如LABUBU所在的THEMONSTERS系列销售占公司营收34%,海外市场也实现快速崛起。而根据花旗预测,中国IP衍生品零售销售额预计到2027年将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IP市场,爱奇艺在IP储备与内容生态上具备独特优势。一方面,平台积累了大量优质影视、动漫IP,如《临江仙》《朝雪录》《神国之上》等,为衍生品开发提供丰富素材;另一方面,海外业务的增长为IP出海奠定基础——二季度爱奇艺国际版会员规模和收入均创新高,会员收入同比增长约35%,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及五个西语区会员收入同比增长超80%,《临江仙》《朝雪录》等剧集在海外市场热播,为IP衍生品海外拓展铺路。
从投资价值看,IP业务的拓展将丰富爱奇艺的收入结构,降低对会员和广告业务的依赖,同时通过IP的长线运营提升用户生命周期价值,进而推动公司估值重塑。随着体验业务的逐步落地,爱奇艺有望从视频内容平台向综合娱乐IP运营商转型,打开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爱奇艺(I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