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林园金句:白酒可入,科创板“不敢投”!私募圈频现“李鬼”,批量“徐翔”现身网络?| 私募透视镜

2025-08-25 01:44:57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热点聚焦:7月私募备案狂飙!新增1698只创27个月新高,规模重返20万亿8月19日晚间,中基协发布7月私募基金月报显示,当月私募备案量达1698只,创2025年以来月度新高,并刷新近27个月纪录;存续规模攀升至20.68万亿元,重回2023年10月末水平,且自2024年11月起连续7个月增长。

热点聚焦:

7月私募备案狂飙!新增1698只创27个月新高,规模重返20万亿

8月19日晚间,中基协发布7月私募基金月报显示,当月私募备案量达1698只,创2025年以来月度新高,并刷新近27个月纪录;存续规模攀升至20.68万亿元,重回2023年10月末水平,且自2024年11月起连续7个月增长。分类型看,7月股权、创投基金新增16家管理人,证券类新增6家;备案产品中,证券投资基金1313只、规模792.81亿元领跑,股权、创投基金分别备案131只、245只。

行业格局方面,截至7月末,存续私募管理人19700家,基金数量达139430只,其中证券类82059只、规模5.88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7月共有78家私募被注销,股权、创投类占比近半。

另据私募排排网数据,7月676家证券类私募备案1298只产品,环比增18%,股票策略占比超六成。百亿量化私募备案热情高涨,宽德私募以31只产品领跑,明汯投资、九坤投资等备案均超15只。

75家头部量化私募业绩TOP10出炉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统计,截至7月31日,头部量化私募(管理规模50亿以上)共有75家,和2024年底相比,年内进入(包括新晋和重回)头部私募阵营的量化私募共有17家。在75家头部量化私募中,百亿量化私募有44家,准百亿(管理规模50-100亿)量化私募有31家。从员工人数来看,在100人及以上的私募共有九坤投资、佳期私募等8家。

从公司旗下产品今年以来平均收益来看,至少有3只产品符合排名规则的头部量化私募共有50家,今年均实现正收益,其中收益位居前10的头部量化私募依次为稳博投资、阿巴马投资、天演资本、天算量化、进化论资产、鸣熙资产、大岩资本、龙旗科技、信弘天禾、宁波幻方量化,收益分别为35.25%、31.69%、30.19%、29.06%、28.83%、28.18%、27.13%、26.97%、26.31%、24.75%。

产业机会掘金

林园直播“金句”:中药前景超10倍,白酒低估可入,科创板“不敢投”

A股市场传奇人物林园近日现身网络直播,畅谈医药、白酒、科创板及A股投资环境:

林园认为,中药创新在于古方新用,随老龄化加剧,中药需求将大幅增长,未来20年中成药及相关产品需求或增超10倍,部分企业年复合增长率可观。他强调,投资者不应因短期回调否定行业长期趋势。

对于科创板,林园虽认可其代表新兴生产力,市场空间巨大,但因创新领域不确定性高,难以预测龙头,与其投资哲学冲突,故选择“不投”。

谈及白酒,林园指出,白酒板块仍相对低估,酒文化深厚,难以短期消失,且随年龄增长,白酒消费或增加,销量压力主要来自人口下降,而非年轻人饮酒减少。

对于当前A股市场,林园认为市场整体偏冷,但无系统性风险,大型机构资金正逐步入场。他提醒投资者警惕“炒题材、炒概念”,保持平常心,坚决持有有价值公司。

此外,林园还判断港股已进入牛市,A股与港股大周期同步。他建议投资者明确判断公司价值,大市值头部公司风险更小。

陈宇谈牛市:避开噪音贪婪,稳抓龙头两年翻倍

知名网红私募神农投资陈宇近日分享牛市感悟,直言牛市虽好,却也暗藏两大“陷阱”——噪音与贪婪。陈宇指出,牛市里,每日数百涨停、百家翻倍的盛况极易让人迷失,盲目追热点、凑热闹,结果往往是满仓高换手却只赚小钱,甚至因调整而错失良机。更有甚者,受贪婪驱使,加杠杆、玩猛票、单吊个股,虽可能短期暴赚,但一旦市场反转,亏损也将惨重。陈宇强调,牛市胜率高、赔率也高,关键在于找准主线,保持平常心,少受外界干扰,满仓稳持2-3个龙头股,两年赚一倍并非难事。此外,他还建议投资者合理设定收益预期,避免盲目追求高收益而栽跟头。

企业动态

量化私募“抢人大战”升级!平方和投资49%股权揽世坤前高管

企查查数据显示,知名量化私募平方和投资近日完成重大股权变更,大股东宁波元数新增股东方壮熙,后者持股49%。穿透后,方壮熙间接持有平方和投资48.95%股权,接近实控人吕杰勇的51%。此次变更早有预兆,公司曾于3月备案方壮熙从业信息,并计划三季度分配约40%股权。

方壮熙履历显赫,曾任国际量化巨头世坤投资中国区研究总监,带领团队研发全球量化策略。业内认为,其加入将助力平方和投资投研能力进阶,也折射出量化私募行业激烈的人才竞争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平方和投资此前陷入“小作文”风波及税务处罚,但其策略层面运作正常。今年以来,公司加速布局海外市场,新备案产品达24只,股票策略产品前7个月收益均值达24.69%,排名靠前。

港资券商“组团”赴美上市!年内4家登陆纳斯达克

2025年以来,港资券商加速赴美上市步伐。Wind数据显示,年内已有蓝山控股、均富融资、华通金融、贝德斯金融4家券商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合计募资4077.5万美元,呈现“小而美”特征:融资规模集中在500万至1000万美元区间,资金多用于AI系统升级、IPO团队扩张或申请海外牌照。

若拉长时间线,2023年以来至少6家港资券商挂牌纳斯达克,纳斯达克已成为其试水全球市场的重要平台。目前,仍有27家港资企业排队赴美上市,其中贝塔金融科技、浤博资本、思博控股、中毅资本、芒果金融及绰耀资本6家券商已递交招股书。

“光大系”大换防!研究所所长转战基金公司,或掌舵光大保德信

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高瑞东近期卸任,转任光大保德信基金党总支部书记,未来或接任总经理一职。高瑞东是行业稀缺的研究型管理人才,曾任光大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经济学家等职,兼具政策研究与学界背景。光大证券研究所日常事务将由副所长王一峰接管。光大保德信基金为光大证券控股子公司,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其公募基金资产规模791.36亿元,固收能力突出。

异常经营机构

私募、券商、公募齐陷“李鬼”风波,投资者需警惕非法荐股陷阱

私募圈频现“李鬼”,多个视频号利用AI技术生成王亚伟、徐翔、林园等知名私募人士的视频,并发布“相互学习、资源共享”等诱导性内容,邀请股民“入圈”“抄作业”,甚至伪造徐翔直播预告进行诈骗。不仅私募圈,公募基金、券商等行业也频繁遭遇“李鬼”冒充。多家券商和公募基金近期发布公告,曝光不法分子假冒名义开展非法证券及诈骗活动。据分析,随着今年市场结构性行情火热,居民入市情绪高涨,“非法荐股”产业链有冒头趋势,不法分子通过“情感运营”和“小额盈利”诱惑建立信任,最终实现诈骗目的。投资者需仔细甄别荐股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