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管机构在2025年上半年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截至8月24日,已有四家保险资管机构披露半年报数据,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9.25亿元,同比增长15.4%。净利润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四家机构合计实现净利润34.94亿元,同比增长29.3%。这一增长幅度反映出保险资管行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良好发展态势。
业绩表现亮眼,各机构均实现盈利
从具体机构表现来看,国寿资产以35.54亿元的营业收入暂居首位。净利润方面,国寿资产和泰康资产表现尤为突出,分别实现净利润20.76亿元和13.16亿元,均超过10亿元大关。从增长幅度分析,国寿资产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5.7%,在四家机构中增速最高。
安联资管在营收增长方面表现抢眼,实现营收同比增长37.0%,增幅位居首位。更值得关注的是,安联资管在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展现出良好的经营改善趋势。中意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同样实现盈利,为行业整体向好发展贡献力量。
第三方业务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保险资管机构正在积极推进第三方业务发展,这一战略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期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各类资金来源占比中,系统内保险资金占比持续下降。与此同时,第三方资金占比持续上升,包括第三方保险资金、银行资金、养老金和其他资金等多元化资金来源。
截至2024年末,我国大资管行业整体资产管理规模约为163.16万亿元。其中,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3.26万亿元,规模在大资管行业中位居第一。这一庞大的资金规模为保险资管机构开展第三方业务提供了坚实基础。保险资管机构在长期资金运用上具有先发优势,擅长大类资产配置,在固收投资中具有丰富投资经验。
头部保险资管机构纷纷将第三方业务作为重要发展目标。国寿资产在2025年工作会议中明确表示,以更高起点推进三方业务发展,提升产品配置能力,增强营销价值贡献,加大跨境业务力度。这一战略布局体现了保险资管机构对市场化转型的坚定决心和积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