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医药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2025年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创新药企业整体表现强劲。截至8月24日,39家创新药企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其中27家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占比69.23%。6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行业盈利动能显著恢复。
从营收规模看,华东医药以216.75亿元位居榜首,药明康德营业收入达207.99亿元紧随其后。恒瑞医药位列第三,营业收入157.61亿元。这些企业凭借稳定市场布局和产品优势,保持较大营收规模。归母净利润方面,药明康德以85.61亿元位居首位,恒瑞医药、华东医药分别为44.50亿元、18.15亿元。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创新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高位水准。华东医药上半年研发投入14.84亿元,同比增长33.75%。公司创新药研发中心推进80余项创新药管线研发,上半年取得多项积极成果。甘李药业上半年研发投入5.52亿元,占营收比重达26.70%。公司自研胰岛素周制剂GZR4注射液处于全球Ⅲ期临床阶段,走在行业前列。
翰森制药上半年研发支出达14.41亿元,同比增长20.4%。公司已有7款创新药在中国实现销售收入,覆盖抗肿瘤、抗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等多个重大疾病领域。形成"上市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管线梯队。百济神州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自主研发产品持续放量。百悦泽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的BTK抑制剂,上半年在美销售额同比增长51.7%,欧洲市场销售额增速高达81.4%。
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现
创新药企业海外市场拓展成效初显。圣诺生物业绩增长主要原因之一为原料药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境外销售大幅增加。"出海"成为创新药企拓展市场空间的关键路径。恒瑞医药与葛兰素史克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至多12款创新药物。GSK将向公司支付5亿美元首付款,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的选择权行使费和里程碑付款。
甘李药业国际化步伐加速。上半年公司国际销售收入达2.19亿元,同比增长74.68%,增速显著高于国内市场。百济神州海外收入占比稳步提升,产品收入中海外市场贡献占比超过60%。公司上调全年营收预期,将营业收入区间下限从352亿元提升至358亿元,体现对海外市场持续增长的信心。
行业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今年6月30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该措施聚焦我国创新药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5方面16条措施,对创新药研发、准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进行全链条支持。2025年国内创新药产业迎来拐点,产业运行趋势由资本驱动转向盈利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