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定义:什么是“机器人谐波减速器”
2024年全球机器人谐波减速器市场规模大约为338百万美元,预计2031年达到509百万美元,2025-2031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1%。
增长曲线已显:核心部件的“量价与渗透”
LP Information 最新(2025 年出版)报告显示, 2024年全球机器人谐波减速器市场规模大约为338百万美元,预计2031年达到509百万美元,2025-2031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1% ;在更高精度细分中,谐波精密/高精度两条赛道同样维持稳健增长预期(2025–2031)。这意味着无论工业机器人还是人形机器人,末端与小臂关节对“轻量高精”的需求,都在持续拉动谐波减速器的新增装机与结构升级。
技术与应用“双轮驱动”:轻量化、集成化、力控友好
随着材料与工艺升级,谐波减速器在轻量化、小型化及寿命一致性上不断进步,配合力矩/力控传感与高带宽伺服驱控,显著提升机器人柔顺控制与人机安全交互能力;这在协作与人形场景尤为关键。券商研究指出,相比行星与 RV,谐波在高传动比、体积重量与回差控制方面更适配小臂、腕部与灵巧手等部位,人形机器人量产节奏将放大该优势。
政策与供给端共振:产业链加速“国产替代+全球化”
政策端,“机器人+”应用行动与人形机器人指导意见持续落地,明确推动核心零部件供给体系完备化与规模化应用,为谐波减速器的需求释放提供了中长期制度性托底。供给端,头部厂商通过年报披露的产品线与海外渠道建设进展,显示从“谐波组件”向“机电一体化关节”延伸的趋势,带来单机价值量提升与议价能力优化。
产业格局与玩家画像:龙头稳固、专业化深耕
全球格局中,日系龙头与中国本土厂商形成“技术积累+快速响应”的互补竞争。代表性企业在年报与审计文件中披露了以谐波减速器为核心的产品结构、国际化与客户结构优化,以及质量一致性与规模制造的持续投入;中国本土厂商亦在销量、产品轻量化与海外业务拓展方面取得进展,验证国产替代的确定性路径
文章摘取路亿市场策略(LP Information)出版的《全球机器人谐波减速器市场增长趋势2025-2031》,本报告将深入分析当前美国关税政策及各国的多样化应对措施,评估其对市场竞争结构、区域经济表现和供应链韧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