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上海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涉及限购、公积金、信贷和税收等方面,这是2025年首次调整。新政核心在于“核心区严控、郊区松绑”,旨在释放需求、缓解库存压力。符合条件的家庭在外环外购房不再限制套数,即户籍家庭或社保满1年的非户籍家庭可无限购。同时,成年单身人士按居民家庭执行限购政策,户籍单身可在外环内购2套,非户籍单身社保满3年在外环内限购1套,外环外社保满1年不限套数。这与北京类似,但上海社保年限门槛更低(外环外仅1年 vs 北京2年),力度更大。
公积金政策优化显著,贷款额度大幅提升。购买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住房的,公积金最高额度上浮15%,多子女家庭首套可叠加计算,最高达216万元,远超北京的160万元。此外,“又提又贷”政策落地,允许提取公积金同时申请贷款,直接缓解首付压力。
商业贷款政策简化,不再区分首套和二套,统一利率水平。以100万元贷款、30年期等额本息计算,按首套房利率下限3.05%估算,月供减少约220元,进一步降低利息成本,促进改善性需求。
房产税政策同步完善,非户籍家庭首套住房暂免征收房产税;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在合并计算家庭面积后,给予人均60平方米免税扣除。这衔接了限购优化,减轻非户籍购房负担。
此次调整背景是上海楼市近期承压。2024年上海曾两次调整政策(“沪九条”和“沪七条”),推动市场反弹,如2024年6月新房成交环比增长63.49%,12月达80.79万平方米新高。但2025年二季度起市场下滑,6-7月新房成交面积同环比下降,7月去化率降至41%。外环外作为新房主力(前7月成交占比54.39%),库存压力高企,截至7月末库存面积561.65万平方米,占全市76.6%,去化周期17.6个月,远高于外环内的7.3个月。
在“金九银十”节点前,北京和上海相继松绑郊区限购,通过差异化策略稳定楼市。上海新政力度超预期,有望缓解高库存板块压力,优化供需结构,巩固市场回稳态势。
此次调整正值“金九银十”节点,上海与北京同步松绑郊区限购,形成一线城市“定向宽松”共识,旨在稳定市场信心、释放改善型需求。分析认为,政策通过精准释放郊区需求,既缓解高库存压力,又避免核心区投机风险,为楼市“保卫战”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