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安徽希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中信建投国际和广发证券(香港)。
根据招股书披露,希磁科技是全球领先的磁性传感器行业IDM(整合器件制造)公司,作为全球少数拥有完整磁传感技术组合及跨整个行业价值链全面垂直整合的公司之一,能够为全球各行业的领先客户提供一站式磁性传感器解决方案。
以2024年收入计,希磁科技在全球磁性传感器IDM公司中排名第六位,并且在所有中国磁性传感器公司中位列第一。
公司特别专注于xMR传感器技术,该技术在灵敏度、功耗、响应速度、精度及极端环境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日益受到高端及严苛应用场景的青睐。
凭借早期洞察此趋势及芯片级创新的先行者优势,希磁科技取得了重大竞争优势。以2024年xMR传感器产生的收入计,公司在全球排名第五,并在所有xMR中国提供商中排名第一。
于往绩记录期间,该公司收入由2022年的6.66亿元(人民币,下同)减少至2023年的5.94亿元,主要由于光伏行业对电流传感器的需求放缓,部分被其运动传感器在消费电子行业的需求增长所抵销。
2024年收入大幅增加18.4%至7.03亿元。2025年1-4月,公司收入同比增长34%,达到2.65亿元。
盈利能力方面,2022年与2023年公司分别录得净亏损12.061亿元和6660万元,但在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为990万元。2025年1-4月,净利润进一步提升至1000万元。
希磁科技采用整合IDM营运模式,实现从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到模块设计及制造的全价值链管控与优化,为客户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
公司的IDM业务布局全球,包括德国的先进晶圆制造及中国的全面运营,使公司能够利用希磁品牌抓住国内机遇,并通过成熟的Sensitec品牌服务国际市场,实现全面市场覆盖。
公司提供广泛的磁性传感器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多种规格与特性的电流传感器及运动传感器。
以2024年收入计,公司的电流传感器产品在全球排名第三。2024年,公司已向欧洲及亚洲各行业的领先客户交付约1亿枚运动传感器芯片(包括晶圆上的裸晶、单个芯片及模块)。
凭借全面的产品组合,公司已在绿色能源、新能源汽车及汽车、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等多个下游领域建立强大的市场认可度,充分把握能源转型、碳中和计划及工业数字化等重大趋势。
招股书显示,希磁科技的收入构成相对集中,电流传感器收入占比最高,2022年至2025年1-4月期间在78.1%至82.7%之间波动。
应用场景方面,绿色能源领域收入占比最大,同期在60.9%至67.9%之间。客户集中度较高,2022年至2025年4月,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介于58.0%至65.2%之间。
全球磁传感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23年全球磁传感器市场规模为28.8亿美元,2024年增长至29.9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37.2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4%。
中国磁传感器市场成为增速最快的传感器细分品类,2024年中国磁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为71亿元,预计2029年增长至190亿元,2025-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3.5%。
希磁科技在招股书中也揭示了多项风险因素。公司净利润波动较大,2022年巨额亏损主要源于赎回负债公允价值变动等因素。
毛利率方面,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1-4月,分别为15.3%、18.0%、17.2%及19.5%,有所波动。
市场竞争方面,2023年全球磁传感器市场CR5市占率超过70%,头部企业凭借技术积累与规模化优势形成壁垒。
其中,Allegro以23%的营收份额位列第一,Infineon与Melexis分别以15%的市占率紧随其后。TDK与AKM则深耕消费电子细分领域。
公司还面临技术迭代风险。磁性传感器行业主要分为霍尔效应(Hall Effect)和磁阻效应(xMR)传感器。2024年全球磁传感器市场由霍尔效应传感器主导,市场份额约64%。
磁阻技术AMR、GMR、TMR产品分别占约15.6%、6.2%与3.9%。霍尔效应传感器因成本低、性能稳定,仍是当前市场主流产品。
此外,公司还与一家中国磁性传感器公司存在专利纠纷,部分专利被宣告无效,虽然董事认为对整体业务影响不大,但仍需关注诉讼进展和潜在影响。
希磁科技的IPO申请标志着中国在磁性传感器这一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随着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和工业自动化行业的快速发展,磁性传感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垂直整合能力,有望在国际市场上赢得更多份额。
然而,公司也需要应对市场竞争加剧、技术迭代风险以及客户集中度较高等挑战。全球磁传感器市场头部企业份额高度集中,CR5市占率超过70%。
港股投资者将对这家中国磁性传感器龙头企业的上市申请做出怎样的估值判断,市场将拭目以待。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