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27日 10:13,机器人ETF(159770)上涨3.03%,盘中换手2.98%,成交2.41亿元。跟踪指数成分股科大智能(300222)上涨19.98%,东杰智能(300486)上涨12.90%,博众精工(688097)上涨7.62%,汇川技术(300124),云天励飞(688343)等个股跟涨。
截至8月26日,机器人ETF(159770)最新规模达79.32亿元,最新份额达75.23亿份,均创成立以来新高。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机器人ETF(159770)近4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3.25亿元。
机器人ETF(159770)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行业配置包括制造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重仓股含汇川技术、科大讯飞、石头科技等。场外联接(A:014880; C:014881)。
市场消息,8月25日,英伟达宣布推出其Jetson AGX Thor机器人芯片模块。这款被称为“机器人大脑”的芯片将于下个月发货,客户将能够用它来制作机器人原型。据了解,Jetson Thor的核心价值在于支持实时推理,可在边缘端处理高速传感器数据(如摄像头、雷达)并执行视觉推理,解决了此前机器人“算力不足无法实时交互”的痛点,适用于人形机器人、制造、物流、医疗等多个场景。
昨日一则重磅消息引发市场热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意见》提出加快实施6大重点行动,包括“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同时《意见》要求强化8项基础支撑能力,并强调党的领导和统筹协调,确保“人工智能+”行动落地见效。
东北证券指出,人形机器人价值创造更接近生产设备而非消费电子,其核心价值在于替代或增强人类劳动力,在特定场景中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人工成本压力,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工厂等场景中有望替代人工完成搬运、质检、工站衔接等低自动化工序,预计到2028年若成本降至3万美元/台,有望在中国市场实现盈亏平衡。华为云通过“算力+算法”优势赋能机器人产业,助力“大小脑”智能水平提升,或将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场景中率先落地。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