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最近关注ETF产品,一定会被震惊到。中国ETF总规模打破纪录,迎来5万亿时刻!更令人惊喜的是ETF规模从4万亿到逼近5万亿,仅用了4个月。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08.26
随着A股市场行情呈现好转态势,公募基金募资市场也相应出现了新的变化。近期,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圆信永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基金公司,纷纷与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核心银行代销渠道展开合作,对旗下业绩优良的基金产品集中推进“二次首发”工作。
基金还有“二次首发”?
通常来说,我们根据公募基金的状态,把公募基金产品分为首发基金和存续基金。而所谓的“二次首发”基金其实是一种存续基金,是基金公司为了扩充某只基金产品规模进行的一种集中销售行为。
一般来看,二次首发的基金产品往往在前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但是基金份额较少(也就是业绩可以,市场资金不认),所以基金公司有对这只产品增加规模的需求。
从策略来看,“二次首发”和持营略有不同:一是,和持营是基金公司日常行为不同,“二次首发”与渠道配合密切,“二次首发”和基金IPO类似,由银行排档,一般是一周左右,进行密集销售;二是激励手段不同,“二次首发”会有更好的激励政策。
比如今年8月,盛丰衍管理的西部利得央企优选股票在交通银行进行“二次首发”,并于近日结束募集,规模较二季度末快速增长。资料显示,该基金是一只量化基金,成立于去年12月,今年二季度末规模为2.18亿元。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22日,该基金成立以来收益超过20%。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08.26
除了西部利得外,8月初,孙蒙管理的华夏智胜优选混合发起式、肖世源管理的圆信永丰医药健康混合分别在招商银行和工商银行进行了“二次首发”。
这两只产品同样是绩优基金,孙蒙是华夏基金的知名量化基金经理,他管理的华夏智胜优选混合发起式成立于2024年8月6日,成立以来回报率达到55.43%;而肖世源管理的圆信永丰医药健康混合更是受益于今年创新药行情,截至8月25日,近一年回报率已经翻倍,达108.82%。
既然是绩优基金,是否应该配置“二次首发”基金,投资者应该从产品本身与市场行情两个角度分别考虑。
我们选择投资一只基金,尤其是主动管理型基金产品,应该是从基金本身运作情况、基金经理投资水平的角度,客观对基金进行评价,并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匹配情况进行投资。
如果是看好这只基金的未来表现,希望通过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来获取市场超额收益,那么在短期业绩波动可承受的范围内,是可以直接配置“二次首发”基金的。
但从市场角度考虑,事实上,明星基金经理效应淡化已逐渐成为行业共识。要问今年的冠军基金经理,很多人不知道具体姓名,只是大概知道来自哪家公司,是什么投资风格。
就比如文中提到的圆信永丰医药健康混合,受益于医药赛道今年的高爆发,整体收益较为亮眼。但如果投资者选择指数基金产品同样也能获得不错收益,诸如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 513120)、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159570)、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159567)等指数基金类产品,近一年收益均超过130%。
尤其是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和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这两只基金不仅在回报上领先,其年化回报也显著优于基准,同时超额回报分别达到102.17%和98.87%,显示出较强的主动管理能力。
部分医药类主动管理基金与被动指数基金对比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5.08.26
投资者往往对明星基金经理有较高的预期,但单只基金很难在不同市场风格、不同行情下都取得亮眼的收益。在过去一段时间取得优秀业绩的基金经理可能在未来某一段风格逆风期业绩表现平平,因此若是求稳的投资者,ETF产品可能更值得考虑。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