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海泰新光接待78家机构调研,包括中泰证券、太平洋证券、西南证券报等

2025-08-28 19:00:46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2025年8月28日,海泰新光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8月25日接待中泰证券、太平洋证券、西南证券报、兴业证券、招商证券等78家机构调研。公告显示,海泰新光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5人,为董事、总经理郑耀,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汪方华,独立董事王鸣,证券

2025年8月28日,海泰新光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8月25日接待中泰证券、太平洋证券、西南证券报、兴业证券、招商证券等78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海泰新光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5人,为董事、总经理郑耀,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汪方华,独立董事王鸣,证券事务代表薛欢,IR毛辰宇。

据了解,2025年上半年海泰新光营业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21%,净利润增幅小于收入增幅,主要受费用增加、调汇收益及理财等收益减少影响。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近100%,毛利率稳定,现金流和研发表现良好,部分重点科室产品将获注册批准。产品分医用内窥镜和光学产品,以外销为主。

据了解,在Q&A环节,公司就泰国工厂转产、费用变化、产品发货、市场策略、合作进展、毛利率等诸多问题作出回应。如泰国工厂转产接近完成,费用增加是为业务扩展做铺垫,海外发货持续增长,与美客户合作顺利等,且有信心保持高毛利率。

据了解,总体而言公司业务稳健,海外业务有利润和回款优势,但面临政策性和管理风险,会调整管理控制费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长期需求旺盛有发展潜力。公司对未来业务增长充满信心 。

调研详情如下:

一、公司经营情况

1.2025年上半年财务业绩概览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21%,医用内窥镜及光学业务均获得增长;归母净利润7445万元,同比增长6%;扣非净利润7249万元,同比增长12%。

净利润增幅小于收入增幅,主要受三方面影响:各项费用增加以用于研发投入和市场投入,期末调汇收益减少,叠加理财收益、政府补助同比减少、联营企业投资亏损等影响因素,综合导致公司利润同比增幅小于收入增幅。

主营业务收入2.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9.58%,主营业务突出;主营业务毛利率64.42%,整体综合毛利率保持稳定。

2025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8100万,同比增长26%,表现稳定。

2025上半年研发费用3300万元,同比增长8%,占营业收入比例12.5%;新增专利申请20项,新增授权专利9项。重点科室开发的产品如宫腔镜手术器械、脑室镜、耳内镜、鼻内镜等产品已经在提交注册检验,陆续会在今年第三、四季度会获得注册批准。

2.主营业务构成与销售区域

按产品构成划分:分为医用内窥镜产品和光学产品,医用内窥镜国外客户需求增长明显。

医用内窥镜产品:收入2.07亿元,占主营收入77%。

光学产品:收入5746万元,同比增长35%,占主营收入23%;其中医用光学产品总体增长48%,分析诊断相关产品和口扫产品增长明显。

按销售区域划分:国外销售占比70%,国内销售占比30%,主营业务以外销为主。

二、Q&A

1:泰国工厂转产的进度?中国和泰国生产成本差异?发货节奏怎么展望?

答:美国市场主要产品是从去年底开始陆续提交转产申请的,今年第一季度陆续开始获批,第二季度在对等关税的影响下加快了审批进度,绝大部分已转产至泰国并实现批量生产,仅剩少数品种仍在青岛生产。剩余未转产产品已经提交转产申请,预计三季度基本完成所有产品转产批准。

在生产分工上,泰国工厂承担的是产品的总装和调试,主要涉及到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人工成本与国内差异不大,增加的主要是管理成本。随着泰国工厂产出增加和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成本可进一步得到控制。

关税增加主要影响从泰国到美国的产品,新产品的定价已经考虑实际关税的情况,老产品也在商讨价格调整。海外客户的需求强劲,销售不受关税影响,下半年海外发货预计持续增长。

2:上半年费用增加原因及下半年展望?

答:今年上半年的费用增加主要是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的增加。其中销售费用增长幅度最大,主要是因为加大了国内市场营销投入,公司从去年开始布局全国市场,年底基本上在全国重点省市建立起销售团队和经销渠道,今年上半年市场和销售投入明显增加;管理费用增加主要是因为加大海外子公司的规模带来的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因为公司加大了产品研发的力度,从医用内窥镜产品扩展到其他外科产品。这些费用的增加都是为公司扩展业务的铺垫,随着业务的增长将带来更多利润。

3:上半年内窥镜产品海外发货情况及展望?

答:上半年内窥镜新品对美国客户发货九千支左右,光源模组发货量同比几乎翻倍。从七月的发货情况来看,增长幅度超过上半年的增长幅度。从目前市场需求来看,下半年发货会继续保持增长。

4:国内市场销售情况及公司的市场应对策略?

答:今年上半年国内销售6700万元,占总销售的30%;其中医用光学产品国内销售增长48%,医用内窥镜销售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这与国内项目招标的时间节奏有关。

从医疗市场情况来看,国外发达国家如欧美市场需求强劲;新兴市场(东南亚、中东、南美)正在发展;国内市场内卷严重,反腐持续,短期内迅速恢复增长有难度,但长期为刚性需求。对此,公司持续强化海外市场,围绕大客户的需求打造产品、优化供应链;启动海外新兴市场拓展(如东南亚);在国内以品牌建设为主,采取稳健推进策略,同时通过国内临床锤炼好产品反向向国外市场输出技术和产品。

5:美国大客户新产品合作进展?

公司与美国客户已经正式启动下一代内窥镜系统的合作开发,将公司专利光学除雾技术引入到下一代产品,公司负责的新产品开发涉及到除雾摄像模组、光源模组、除雾内窥镜(包括腹腔镜、关节镜、鼻窦镜等)。通过这个项目,公司与客户的合作从普外科扩展到头颈外科和骨科,有望带来较高的业务增长。目前项目进展顺利。此外,公司也在与美国客户探讨气腹机、3D内窥镜系统等其他产品的合作。

6:毛利率展望?

公司历年毛利率稳健,综合毛利率在60%以上。毛利率在短期受汇率波动和当期发货产品品类构成的影响略有波动,但下半年到明年公司的产品结构无重大变化,海外管理成本上升对整体毛利略有影响但不大,公司有信心保持较高毛利率水平。

7:公司上半年整机出货情况和市占率如何?国药新光、中国史赛克的推广情况以及全年出货目标展望如何?

今年上半年医疗产品国内销售略有下降,主要受医院项目招投标时间的影响。从各项目进度来看,预计全年销售额将比去年有所增长,尤其是自主销售的整机产品将实现明显增长。

8:上半年膀胱镜、宫腔镜等产品的销售情况如何?全年销售规划和预期是怎样的?与史赛克合作的气腹机产品研发进展如何?

国内市场:膀胱镜、宫腔镜及配套器械(涉及十几种型号,含门诊检查、刨削、电切等外科产品)已陆续提交注册检验和注册,预计三季度到年底妇科所有产品将获得注册并形成完整方案,计划第四季度正式发布妇科产品上市计划。针对国内市场的气腹机正在注册,预计三季度获得批准。

国外市场:针对美国市场的宫腔镜于去年下半年开始量产,目前还是由青岛完工生产,转产泰国的申请已递交,下半年获批后会转至泰国生产;膀胱镜处于试生产阶段,已获客户批准在泰国生产,计划第三季度在泰国量产。

针对美国市场的气腹机在功能上与国内有所区别并且采用一次性气腹管(国内使用重复性气腹管),目前已经完成样机研发,很快将交付客户综合测试,测试通过后启动FDA注册,注册模式为美国公司持证、泰国公司生产(含整机及一次性气腹管)、美国客户贴牌销售。

9:在中美泰三地产能体系完善趋势下,光学业务有哪些新机会?

上半年光学业务增长较快,增速约35%,主要得益于分析诊断类产品和口腔影像产品的增长。今年上半年,与分析诊断客户在原有器件和部件业务基础上,启动了整机合作项目,合作模式是在泰国工厂生产分析诊断类整机产品,再发货至美国。同时整机核心的光学模组和光源模组,逐渐用公司产品进行替代。多款整机产品已通过客户验证,今年下半年将从泰国生产并发往美国,第二阶段将涉及十几个型号产品的生产。另外,光学业务的发展重点是口腔影像产品;同时加大红外和紫外光学产品的开发与市场推广,此类产品主要用于工业检测领域。

10:维修业务上半年表现亮眼,未来与美国客户合作是否有机会介入白光镜体维修业务?

公司维修业务持续增长且毛利率较高,主要因公司产品在市场的保有量越来越大,维修数量也在持续增加。美国公司正在扩大维修产能,除自有产品维修外,也在和客户探讨其他镜种上的维修业务合作。

11:目前美国订单从国内外发货的比例大概是多少?后续新的合作品种发货地点有何考虑?

目前发往美国的产品大部分已在泰国生产,仅少量还未获得转产批准的产品在国内生产,泰国完工的产品发货数量占比超过80%。后续新的合作产品在提交生产流程时会同时提交国内和泰国工厂两个生产场地,发往美国的产品在泰国生产,发往美国以外的产品在中国生产。

12:公司如何布局和规划电子软镜?后续切入该领域的目标市场是国内还是海外?产品具体推出时间大概是怎样的?

公司从去年规划电子镜产品,主要聚焦在外科应用(如肾盂镜、胆道镜、鼻咽喉镜等)。在产品策划上兼顾国内外市场,包括了重复性使用产品和一次性产品,其中国内以重复性产品为主,国外以一次性产品为主。在电子软镜开发过程中采用合作开发模式,公司负责图像部分,合作方负责操作部件,在相关业务发展起来后会对合作方投资或者并购。生产布局上,淄博工厂已建立GMP车间,建设中的泰国二期生产线也包含了整机和GMP车间,用于一次性耗材和相关主机设备的生产。今年年内重复性和一次性产品均会定型并进行临床验证,预计明年年初启动国内外同步注册。

13:PCB检测和半导体制程控制方面具体是哪些产品,且已经量产了吗?

主要涉及两类产品,一类是按客户要求设计生产的OEM光学器件,另一类是公司根据客户需求设计的镜头和光源类组件,目前这两类产品业务都在推进。

14:公司全年的净利率怎么看?

公司产品毛利率保持稳定,净利率主要受费用增加影响,下半年还会在市场营销和产品研发上持续投入,下半年净利率与上半年相比应该基本保持稳定。

三、总结

总体来看,公司业务比较稳健。

第一,公司以海外业务为主。海外业务在利润和回款两方面,相对国内市场有一定优势。但同时海外市场存在风险,第一个风险是政策性风险(如关税风险),第二是管理风险,公司正在扩大产能,尤其是在跨国的生产管理上会造成公司管理费用的增加。但是公司会及时调整内部管理,控制好管理费用。

第二,国内市场竞争相对比较激烈,存在行业内卷和价格竞争的糟糕情况。但是从长期发展的视角,中国是体量很大的单一市场,在这种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会出现自主品牌。

所以从公司整个业务出发,海外市场是稳健的,国内市场增量还需要时间。无论从海外市场还是国内市场,公司非常有信心在未来几年有比较好的业务增长。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