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推动工业全要素智能联动,加快人工智能在设计、中试、生产、服务、运营全环节落地应用;着力提升全员人工智能素养与技能,推动各行业形成更多可复用的专家知识;推进工业供应链智能协同,加强自适应供需匹配。此前,国家八部委联合印发《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也明确指出促进制造业供应链智能发展,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专项行动。这一系列指导意见,对中国工业产业的数智化升级、新质生产力培养和高质量发展梳理出明确的路径。
“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让我们深受鼓舞”,京东工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聚焦于工业供应链数智化升级服务的企业,我们将在《意见》的指导下,深入工业产业各垂直细分场景,推动专业可信赖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在工业供应链的全链应用,不断提升供应链数智化协同水平,助力行业降本增效和高质量协同发展。
2024年,中国工业增加值总体规模连续15年居全球第一位,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数智化程度持续提升,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然而,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制造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2.59%,远低于世界500强企业的6.57%。这一差距的背后,包含物流、仓储、管理等各项成本在内的中国工业供应链交易总成本,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居高不下。伴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持续推进,提高产业链协作效率和供应链一体化协同水平,围绕供应链更高效地开展降本工作,已成为整个工业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针对工业企业供应链数智化升级需求,京东工业构建了覆盖细分行业、满足多场景需求、适配不同数字化阶段的“太璞数实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包括战略咨询和规划、全链技术和交付、商品供应链、运营和增值服务在内的供应链技术服务及产品,助力客户降本增效保供合规。其核心在于用技术精准链接供需两端,打造数据流动的“高速公路”,力争实现自适应的供需精准匹配,降低社会化协同成本,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在供给端,“太璞”聚合海量供应商,链接需求方计划与库存,缩短中间环节;在需求端,则聚焦于企业内部供应链的数智化,包括需求计划、供应商管理、财务打通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建议。
“太璞”已经在大量产业深度应用并创造了价值。某钢铁企业通过京东工业太璞方案的需求预测算法,实现“所备即所需”,库存成本降低40%,采购成本缩减15%。某新能源头部车企通过该太璞方案实现供应商管理成本降低超50%,部分品类直接降本30%,库存成本减少200万元以上。
响应国家“人工智能+”行动和数智供应链发展部署,京东工业联动中国工业产业重点城市政府及产业合作伙伴发起了“链动众城、万亿降本”行动,通过构建“数字高速公路”重构供应链流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工业产业释放万亿元级利润空间。2025年上半年,该行动已在上海、昆山、深圳、广州、厦门、昆山、昆明、郑州、长沙、长春、厦门、西安、济南、南京等多个城市落地。行动启动后,京东工业已经为当地的工业企业全面开放各项专业服务能力,助力当地企业实现全链路的降本增效。
正如《意见》的指导,各行业形成并利用更多可复用的专家知识,已经成为持续降低人工智能应用门槛,提升工业供应链效率的有效路径。京东工业打造了行业首个以供应链为核心的工业大模型Joy industrial,首批即推出了满足工业供应链上游供应商的系列AI智能体,以及服务供应链下游企业用户的商品专家及集成专家等AI产品,并明确在汽车后市场、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制造、石油天然气、电力电网等重要垂直行业打造工业大模型。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完备的产业体系,不仅有利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扩散,也为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提供了丰富场景,推动“人工智能+”模式创新和迭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