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1日 10:25,国证生物医药指数(399441)强势上涨2.96%,成分股长春高新(000661)上涨10.00%,荣昌生物(688331)上涨6.10%,药明康德(603259)上涨5.99%,甘李药业(603087),百利天恒(688506)等个股跟涨。生物药ETF(159839)上涨3.18%,盘中价格创上市以来新高。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8月29日,生物药ETF近1周累计上涨0.99%。
流动性方面,生物药ETF盘中换手5.11%,成交3116.99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8月29日,生物药ETF近1周日均成交4147.57万元
规模方面,生物药ETF近1周规模增长396.04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3。
资金流入方面,生物药ETF最新资金净流出1220.83万元。拉长时间看,近10个交易日内有7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2270.82万元,日均净流入达227.08万元。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生物药ETF最新融资买入额达268.72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2178.52万元。
消息面上,8月29日晚间,长春高新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03亿元,同比下降0.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3亿元,同比下降42.85%。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正在从单一产品向多元化布局,当前业绩波动本质是公司主动开展战略调整与强化创新投入的阶段性特征。
长春高新在2025年上半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金额达13.35亿元,同比增长17.32%,重点布局内分泌代谢、免疫、肿瘤等多个关键治疗领域。公司创新药在研管线不断丰富,其中肿瘤领域自主研发的双靶点ADC药物GenSci143/GenSci139预计2025年8月提交IND申请;自免领域PD-1激动剂GenSci120已获4项适应症临床批件;女性健康、代谢、罕见病及眼病领域均有多个创新项目推进。公司正加速从传统生长激素龙头向多元化创新药企转型。
机构指出,2025年上半年,医药行业整体营收和利润增速放缓,但CXO及创新药产业链表现亮眼。CXO板块2025H1收入同比增长14.1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4.03%,Q2收入和利润增速继续环比改善。随着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回暖、美元降息预期增强以及国内创新药投资热情高涨,CXO行业迎来业绩拐点。同时,创新药板块在产品收入和对外授权方面保持高增长,大额BD交易频出,推动板块持续升温。建议重点关注具备全球竞争力的CXO龙头企业及具备大品种放量预期的创新药企业。
太平洋证券指出,建议重视医药板块受市场定价权资金变化所带来的增量影响,尤其是阶段性布局AI医疗及创新药的投资策略:创新药——流动性和风险偏好提升,数据和BD催化有望成为全年主线。在港股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双重提升的背景下,创新药biotech的催化剂事件的关注度大幅提升。考虑到创新药biotech的IPO集中在2019-2021年,目前正处于其核心管线已充分验证、但第二梯队管线正在/即将读出概念验证(IPO时处于临床前或IND阶段,3-4年后出POC数据)的窗口期。
【A股医药主线之选——生物药ETF(159839)】
布局CXO、创新药主线行情,认准集中度更高的生物药ETF(159839),聚焦30只行业龙头,锐度更高、弹性更强!
注:T+0交易为当日回转交易,以证券交易所最新交易规则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生物药ETF属于较高风险等级(R4)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进取型(C4)及以上的投资者。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国证生物医药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等。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港股,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