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业竞争加剧、价格博弈持续的背景下,韵达股份(002120.SZ)2025年半年报展现出显著的战略定力与转型成效。上半年公司完成快递业务量127.26亿票,同比增长16.50%,实现营业收入248.33亿元,同比增长6.80%,尽管行业价格竞争加剧,韵达股份通过精细化成本管控,单票核心运营成本同比下降15.62%,四项费用同比减少7.22%,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
数智化转型加速推进,打造"韵达智能体"
作为行业科技投入的先行者,韵达股份持续推进“1+N+AI”多层次科技战略,构建数字化底座与智能化服务体系。基于通用大模型技术打造的“韵达智能体”,已在客服、路由规划、包裹可视化等环节实现深度应用,显著提升运营效率。报告期内,其投入超500辆无人车和五条常态化运行的无人机航线,覆盖黑龙江、浙江、山东等区域,末端配送场景扩展至医疗物资、生鲜冷链等高附加值领域。
在数字化转型层面,韵达完善了客户管家、网点管家等四大工具,实现从总部到快递员的全链路移动化、实时化管理。2025年一季度,DeepSeek大模型的部署进一步推动智能终端升级,快递员通过语音指令即可完成包裹拦截、地址变更等操作,决策响应速度提升30%以上。
此外,韵达还完善了省区经营管家、客户管家、网点管家、快递员揽派四大数字化经营工具,满足商家、客户和消费者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其整合国内多个领先的大模型技术,打造AI应用服务中心,在客服等环节率先研发应用了“微笑系统”、“小达机器人”等,持续引领快递物流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网络底盘加固:多级枢纽与末端生态协同发力
为提升网络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韵达股份正加速构建“橄榄型”服务网络,形成“省会枢纽+区域分拨”的多级转运体系。目前,韵达在全国设立71个转运中心正式投入运营的网格仓数量达1926个,集包仓数量为468个。
网格仓发挥支线运输集约效应,利用智能分拣设备,通过集中自动化操作,降低支线成本,缩短末端分拣派送时长,提升全链路时效。集包仓则有效加强了揽件端操作能力、降低网点集包成本,通过智能化和自动化升级,进一步提高揽收、交件、分拣的时效。
韵达积极优化网络布局,加快构筑网点、门店驿站、无人驿站等多元化末端服务网络。其通过智能驿站规模化覆盖,推广24小时智能自助取件模式,提升消费者取件便利性。同时强化网络赋能支持力度,启动“技能大比武”活动,提升快递小哥和客服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成本管控与绿色实践:构建长期竞争力
面对行业价格下行压力,韵达股份通过精益管理巩固成本优势。上半年其单票核心运营成本同比下降 15.62%,在同行中保持领先。通过动态路由调整和车型优化,干线运输成本下降 12%,仓储操作成本下降10%。
此外,上半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下降13.68% 和 3.67%,财务费用因债务结构优化减少22.23%。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 10.13 亿元,显示盈利质量依然健康。
而绿色可持续发展融入其运营全环节。韵达股份连续七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新能源车辆占比提升至 35%,电子面单使用率 99.8%。通过循环包装和碳排放核算,上半年单位业务量能耗同比下降 8%。2025年推出“智橙网·韵鲜达”服务,采用环保包装解决方案降低30%材料损耗。
乡村振兴领域,韵达通过定制化寄递方案激活农村市场。青海民和县智能快递柜服务2万村民,江苏建湖县门店驿站带动草炉饼、醉蟹等特产销售额增长60%,印证“快递+”生态对城乡循环的撬动作用。
在行业增速换挡期,韵达通过科技赋能、网络深耕和成本管控,构建起差异化竞争优势。尽管短期盈利承压,但其16.5%的业务量增速、15.62% 的单票成本降幅以及智能物流基础设施的先发优势,均彰显出龙头企业的战略定力。随着 AI 大模型、无人配送等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叠加农村市场和高端时效件的增量空间,韵达有望在行业洗牌中进一步巩固领先地位,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